谈绿色发展食用菌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论文(2)

时间:2021-08-31

5重点建设任务

  5.1培育双孢蘑菇发酵料场

  双孢蘑菇栽培要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在培养料发酵方面,其工艺程序主要包括原料质量把关、科学的配方、原料的'预湿、发酵温度、翻堆时机的精准控制、水分含量控制等,要求技术含量高,经验丰富,一般菇农很难全面而精准掌握,将培养料发酵料过程由专业的公司完成,菇农直接购买发酵料栽培生产是比较科学的安排,要求有专业化的菌种场、发酵料场、覆土制备场、栽培场,这是该菇生产发展趋势。建一个4000t的发酵场可满足200个菇棚的培养料需求,需要投资500万,其中包括一次隧道、二次隧道、操作机械、化验设备等。

  5.2技术提升,掌握双孢蘑菇提前出菇技术与反季

  食用菌生产技术针对武乡县双孢蘑菇产业现状与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简易季节性双孢蘑菇菇棚宜采用提前播种提前出菇夺取生产单季高菇价的方案。具体办法是:6月15开始培养料发酵,7月15号播种,8月25号出菇。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出菇,在10月份菇价下降前,出到三茬菇,近全年产量的70%,此时的菇价比出菇旺季高3~4元/kg,余下的30%的出菇随市场行情销售,可以大大地提高菇农的收益。提前出菇具有风险性,其一,双孢蘑菇是中温发菌、低温出菇的菇种,出菇最适温度在13~16℃之间,温度过高会出现薄皮菇、早开伞的问题。其二,双孢蘑菇栽培是开放式栽培,高温季节正是病虫害多发季节,栽培料极易被病虫害侵染。可以利用遮阳网和夜间开窗通风,白天控制通风的办法解决出菇期高温问题。在二次发酵完成后,播种前门窗加装40目以上的纱窗控制虫害的提前入侵,严格控制原料质量,把控一次、二次发酵、覆土消毒的操作规范,并通过在覆土中适当添加无公害的联苯菊酯与灰霉克星,在出菇管理过程中适当降低菇房的湿度等办法预防病虫害发生。向菇农普及高品质香菇生产技术,包括精准化控制发菌温湿度,适时翻棒、刺孔、转色、脱袋,适宜催蕾出菇方式,适当的注水方式,严格的病虫害防控。夏天反季节出菇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易发生病虫害,控制病虫害要贯彻香菇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管理规范进行,使菇农自始至终建立病虫害防控意识。

  5.3高起点地建造食用菌菌棒生产场和菇棚

  菌棒生产建设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管理规范,把人为操作失误降到最低,制作出合格的菌棒,提高菇农栽培技术。建造空调保温双孢蘑菇菇棚,高起点的可调节双层遮荫、双层薄膜、抗风、抗雪持久耐用的香菇栽培棚。目标是反季节生产高附加值的食用菌。

  5.4培植龙头企业,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在资金或政策上支持引导3~5个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菇农食用菌生产,同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菇农无后顾之忧。

6综合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与脱贫效果

  双孢蘑菇每个大棚480m2,产菇12kg/m2,可产菇5760kg,出棚价格按9元/kg,算产值可达51840元,原料、人工成本费用共25000元,每棚利润达26840元。夏香菇平均产量为鲜重0.7kg/袋,按市场批发价12元/kg计算,每袋产值8.4元,扣去成本每袋3元,每袋可获利5.4元;按每个出菇菇棚能栽培夏香菇1.2万袋计算,可获利6.48万元。200万菌棒可获利1280万元。双孢蘑菇棚共计400栋,香菇菇棚100栋,农户一户一棚。400栋双孢蘑菇大棚获利润1059.2万元,100栋香菇大棚获利648万元,合计获利润1707.2万元,平均每栋棚获利3.4144万元。贫困户种植100栋大棚,获利341.44万元,带动贫困户100户、290人,人均增收1.177万元。

  6.2社会效益

  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kg干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瘦肉,相当于3kg鸡蛋,相当于12kg牛奶。食用菌脂肪含量低,仅占干重的2%~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糖等具有一定药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食用菌还具有很好的保健与药理作用,所含食用菌多糖具有抗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食用菌已经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特别是老、弱、病、残的营养食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和健康食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6.3生态效益

  农村养牛业致使牛粪乱堆乱放,严重污染环境,增加病虫害的传播,影响居民生活。当地的玉米秸秆没有好的利用途径,大多就地焚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带来火灾隐患。生产双孢磨菇每平方米能消化22kg的牛粪和22kg的玉米芯。全县栽培面积15hm2,可消耗1800t牛粪,1800t玉米芯。通过种植双孢磨菇,可将乱堆乱放的牛粪、玉米秸秆,收购用做种植原料。农民也能通过出售农牧业废弃物增加收入,菇农还可得到低廉原料,发挥原料成本优势,变污染源为生产资料,一举多得。双孢菇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栽培采用床式,不需要使用塑料菌袋,没有白色污染。利用当地的林业副产品与每年修剪果木树所产生的废果枝粉碎产生的木屑作为栽培原料,可以使林业副产品和果园的废旧果木枝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食用菌栽培后菌渣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能改良土壤结构和通气性,在蔬菜大棚中的利用效果特别好,可改变化肥滥用而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的现象。因此,食用菌生产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地缓解了生态和环境压力,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好途径。

【谈绿色发展食用菌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甘肃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学术论文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3.浅谈OpenPOWER 的发展论文

4.谈林业经营的发展论文

5.农业食用菌发展分析论文

6.谈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策农科论文

7.注重人文关怀与促进职工的发展论文

8.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