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会展生态系统模型,它包括生产者(主办企业、展馆企业、展览服务企业)、消费者(参展商)和分解者(观众)以及会展活动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构建和谐会展生态系统的途径包括创建合理的种群密度(企业数量合理)、稳定的集群模式(各类企业比例适当)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政策支持、经济发达、设施完善、人才充足)。
关键词:会展 生态系统 构建
1 会展产业的特征
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包括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等。会展产业是以会展场馆为载体,通过举办展览、会议、节庆、奖励旅游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起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人才流和资金流,进而推动城市交通、住宿、物流、广告、金融、商业、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会展产业的产业链跨度范围较大,涉及范围广泛,存在形式多样,其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与传统产业相比较,会展产业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
1.1 会展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所在区位的独特优势。以展会为例,成功的展会必须以当地雄厚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如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广州国际照明展等,这些展会都是在富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1.3 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包括会展场所的容纳能力,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当地的住宿设施规模以及餐饮服务能力等。
2 会展产业的生态模式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结构,依靠自调节功能维持系统相对稳定的有机复合体[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共同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于1935年提出。后来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生态系统早已超出了生态学研究的范畴,与其他科目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农业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系统等。
将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应用到会展产业中,我们不难发现会展产业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系统。会展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含会展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存环境包括会展产业所依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等;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循环、信息传递,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共生关系的有机整体。由于会展活动的多样性,本文以展览产业为例研究会展的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
图1 会展生态系统图
在会展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即会展产品的提供者,它不仅包括直接提供会展产品的会展主办企业,还包括展馆企业、展览服务企业等各类为会展产品顺利走向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场所和服务的相关企业;消费者则是会展产品的直接购买者即参展商;在会展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即观众是较为特殊的生物群落,他们虽然不是会展产品的直接购买者,但他们的质量却会影响参展商的购买行为,所以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极其重视的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互利共存的生态关系。除此之外,他们还与外界的生态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资金、信息、实物等元素的交换和流动,共同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3 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
运用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对会展生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强调系统内各元素之间协调统一、和谐融洽地发展,既有利于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一个区域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构建和谐稳定的会展生态系统。
3.1 合理的种群密度。种群是生态学研究中最小的生态单位。它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群,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基本单位。在会展生态系统中,种群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相同会展要素的汇集,如主办企业种群,展馆企业种群,展览服务企业种群,参展商种群,观众种群等。主办企业种群是指组展展览活动的企业,是会展活动的发起人,是处于会展活动起点的企业。主办企业通过创造会展产品,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行业内的能量交换和流动。展馆企业种群是会展活动场所的提供者,是会展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没有它们,会展活动就不可能进行。展览服务企业种群是指为展览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包括搭建、物流、礼仪等服务内容。参展商是会展产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是会展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会展活动效果的.评价者。参展商不是天然形成的群体,它需要主办企业通过广泛的宣传、个性的服务等方式争取才能实现参展商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观众是会展产品的分解者,是参展商购买会展产品的目的之所在。除门票之外,观众不会与主办企业之间有资金上的流动,但主办企业必须注重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观众的状况会影响到参展商的购买行为。
种群虽然由个体组成,但它却具有许多个体所不具备的特性,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3],单位空间中的种群数量叫种群密度。在会展领域中,种群密度不是越密越好,也不是越疏越好,而是要保持适度适中、恰到好处。因为社会资源的供给能力和会展的市场容量有限,只能容纳同资源供给量和市场需要相适应的那个数量的种群密度。当会展种群密度过高时,由于资源匮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会展种群就会消亡;当会展种群密度过低时,不易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也会导致产业发展的危机。以会展主办企业为例,当某一区域内该类企业数量过多时,必然形成激烈的竞争,造成对会展资源的过度利用,表现为同一展览主题的重复举办,这会对参展商造成困惑,导致参展商的分流,长此以往会使参展商失去对会展行业的信心,破坏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该类企业数量过少,就会产生竞争不足的局面,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必然伴随着创新性的欠缺,办展水平提升较慢,造成会展资源的浪费。因此,合理的种群密度有助于会展市场的稳定发展。 3.2 稳定的集群模式。集群是自然生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集群的生态学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共同防御敌害,改变小生境,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繁殖。在社会生态学中,“集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许多相互联系、在地里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共处于一个竞争环境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的好处: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材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开支成本;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面对面交流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4]。
会展生态系统里,稳定的集群模式首先体现在会展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之间比例的协调。在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是横向的竞争关系;而属于不同环节的企业,他们之间是纵向的分工合作的关系,各类企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确保集群的稳定。例如,在我国,展览场馆的数量与展会的数量不成比例,场馆建设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很多场馆的使用率偏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提供展览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少,因此很多物流、翻译、展台搭建等服务都是由场馆方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较差。会展企业间理想的合作模式是围绕大型展馆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而非由展馆提供完备的海关、运输、展台设计与搭建、广告、翻译等“一条龙”式的服务[5]。
会展生态系统里,稳定的集群模式还体现在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协调与呼应。会展活动的实质是主办企业为参展商和观众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在会展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参展商为会展产品的主要买单对象,观众只需付展会的门票甚至可以免费参观。从表面上看,参展商的参展费用是支付给主办企业的,但其实际购买的内容却是展会的观众数量和质量。因此作为会展主办企业,必须保障参展商和观众双方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对等。如果只有高质量的参展商而没有相应质量的观众与之相匹配,展会只能是昙花一现,很难持续发展,会展主办企业切不可因为参展商是会展产品的购买对象就只重视参展商而忽视观众。
3.3 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综合,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会展活动必然依赖于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在会展领域内,其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市场需求。会展生态环境内的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共同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总结
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有赖于会展生物种群密度、集群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的互相协调,他们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系统。在会展经济热火朝天的当下,许多城市都把发展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形象提升的契机,为此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但除了部分城市培育了品牌展会、初步形成会展生态的良性循环外,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并未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构建适合会展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视觉对会展产业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出发,制定更加合理的会展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2]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卢升高,吕军主编.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试论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