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主题论文(2)

时间:2021-08-31

  有关职业道德的主题论文二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仅有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职业道德规范,而其他会计人员没有独立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是散见于一些会计法规当中。如: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规定:1999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是第一次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要求确定下来;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为衡量能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近年来,虽然不断的强调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但会计领域并没有新的适用犷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产生,那么会计人员如何遵守职业道德,怎么去衡量一个会计人员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没有一个独立的、可以明确参考或界定的依据。可见,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身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在业界一个独立成文的,被全体会计人员所共同遵从的道德规范尚未达成共识。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意识淡薄

  (一)敬业精神不足,自我认同感低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人们赚钱的手段多样、方式灵活,这就导致一些会计人员不安心他的本职工作,职业的敬业精神显著削弱,会计人员对一自身工作的认可感明显降低。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人员工作热情降低,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不认同。大部分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工作就只是简单的算账、记账的过程,没有什么好的追求,对待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行业收入低,与其他职业相比收入差距大,造成心态不平衡,敷衍了事;有的会计人员为赚取外快,身兼多家单位的会计工作,而忽略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反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忙于应付;有的会计认为会计工作没有前途,不愿意从事或不认同会计工作。

  (二)职业纪律不强,坚持准则立场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在遇到国家、社会公众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很好地坚持准则,没有自己的立场,直接参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等。当单位负责人唆使会计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在面对失业与职业道德的冲突时,大多会计人员往往会选择后者。天津财经学院的韩传模和郝景昭就“失业”与“道德”的选择问题,对1200名具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进行了调查。接受调查的会计人员工作单位的性质和类型多样化,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从职务高低看,有一般会计人员,也有科级、处级及以下职务的会计人员;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各占大致三分之一。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要坚持原则;有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领导的意思办;有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要在作好一定的“技术处理”后,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思办,这份问卷结果以事实证明: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立场,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在面临两难的抉择时往往会无视道德的要求。

  (三)个人利益至上,盲目追求私利

  会计人员在单位掌管财务大权,有调动资金的能力,若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很难做到不受金钱所诱惑。事实上也存在部分会计人员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萌发,没有法制观念,一旦面对钱财的诱惑,职业道德观念极度沦丧,参与故意伪造、变造会计信息,隐匿或毁损会计档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最典型的就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三、会计行为产生道德偏差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各种经过“精心加工”的虚假会计信息大面积存在,这无不与会计人员造假相关。根据学者应永胜的调查,问卷回收数据900份,结果显示18%的会计人员认为做假账是一种严重的职业道德败坏问题;一些会计人员则认为做假账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41%的会计人员认为最好不要做假账,但偶尔有一两次也无关大碍;甚至还有6%的会计人员认为任何一个会计人员都有可能做假账,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没有能力做假账的会计不是好会计。为防止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999年国家财政部开始组织展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定期向社会公开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报告。截止2013年,已经出具各类检查报告24份,并将定期检查结果及处罚方式等向社会公开,虽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但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部分会计信息可参考性仍然不高。注册会计师是独立于企业的高级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精英人才”的代表,在行业中充当着“经济警察”的重要角色,本应当秉承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监督企业会计的会计行为,但当前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活动中,违背了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故意出具不合规的审计报告,这种行为从客观上认同并纵容了会计造假,充当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或不按照行业要求履行审计程序,没有发现委托人财务报告的重大错误。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如郑百文、绿大地、琼民源等,这些都是在证券市场上出现过的涉及规模巨大的则务造假五闻,无一不体现出我国部分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丧失道德底线、为种种则务造假行为服务的影子。

【有关职业道德的主题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2.有关于职业道德的论文

3.跟职业道德有关的论文

4.职业道德事例论文

5.职业道德作用论文

6.职业道德论文

7.有关拜山的主题作文

8.有关毕业的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