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教育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特点。运用创新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从社会网络来视角,我们结合创企初创阶段阶段阐述了投后管理在硬资源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如下图1所示。风险投资人的.网络结构与网络关系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如何被投后管理所调节?我们认为“资源可以传递、能力需要学习”,投后管理对资源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调节作用,比对能力作用“明显”。外部探索只能够获得资源,能力需要更长期的企业内外部利用过程。网络关系(RelationsandResources)更多地代表资源,而网络结构(StructureandPower)更多地反映了某种能力。因此,新创企业外部探索更多地促进了网络关系,而非网络结构在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2.创业教育对社会资本传递的机制。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创业企业不同阶段所需资源也有所差异。初创经验、被投企业的TMT结构,创业人力资本、VC网络是影响创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Aubry,Lièvre,2010)。根据以往文献我们将创业企业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Scott&Bruce(1987)将小企业发展分为形成、存活、成功、快速发展和资源成熟五个阶段。在形成与存活阶段,主要目标是未来生存,组织结构与战略管理等方面有诸多相似,可以合并为“生存阶段”;成功与快速发展合并为“发展阶段”。因此,相应地有为初创、成长与成熟三个阶段。我们认为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应的投后管理模式会发生变化。研究者参考人力资源领域成果将资源划分为“硬资源”(HardResource)与“软资源”(SoftResource),硬资源强调生产性目的,将人力资源看待为与其他产品投入相同的因素,而不将其作为获得竞争力的重点。Walton(1985)认为员工是最大软资源,构成组织成功的关键。我们并没有发现对于两类人力资源行业不同资源类型投入有所差异的以往研究。

  研究发现KIS(knowledgeintensiveservices)传递着知识,对新创企业前期绩效影响较大。内部资源扩大了KIS外部资源与对企业绩效的作用。Lee等(2001)认为技术为基础的创业企业,内部能力与外部网络的交互作用下影响着企业绩效。社会资本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与资源,增强了创业企业的竞争力(边燕杰等,2000)。竞争环境中,组织布局平衡紧密与松散网络,从网络与机会的共建中实现关系再生产与组织成长,达到对环境的复杂适应(罗家德等,2014)。社会网络嵌入的知识流转和资源整合的交互创新过程(王黎萤等,2014,而来自中小企业提供了网络影响着创新效率的证据。

  创业教育首先需要定义一个清晰的理论边界。其实,Gorman,Hanlon&King(1997)很早就指出,需要区别三个概念: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进取心(Enterprise),小型企业管理(SmallBusinessManagement)。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创业教育划分为四种类型:创业倾向(Propensity)、新创公司(Pre-startup)、后新企业(Post-startup)和创业教育过程(EducationalProcess)四个阶段。同时Gorman等表示创业教育中,根据目标市场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内容和过程的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创业教育更应该依靠高校教育,不能过分强调金融中介机构、管理咨询等的作用。

  理论命题1:创业教育制度化程度对网络关系与创企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发展前期”较为明显;

  理论命题2:创业教育制度化程度对网络结构与创企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发展后期”较为明显。

  创业企业需要综合利用外部探索与利用两种行为,尤其是在创业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投后管理获得两方面的优势是关键。企业同时开展外部内部的知识探索。动态变化环境中企业在探索与利用过程中寻找着平衡,两种活动都需要企业资源。而资源恰恰是有限的(Raischetal,2008)。例如,风险投递的投后管理便是传递资源与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投后管理作用机制与创业企业的探索与利用式创新或学习行为密不可分。众多研究探讨了探索与利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初期观点认为,探索式或利用式技术创新均会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Hoetal,2011)。领域内相关研究逐渐提出了与这类“线性”关系不同的主张,即过度探索或利用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Wang,etal,2012)。探索式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这两类行为之间是否需要平衡,以及宜以什么样的形态进行平衡?部分学者认为“二元”平衡对企业绩效是不利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难以得到协调,单纯追求所谓的“二元”平衡对组织绩效不利(Ghemawatetal,1993)。而另一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探索与利用两类技术创新需要保持平衡,综合利用这两类技术创新对探索式与利用式都带来优势。

  理论命题3:新创企业外部探索正向调节网络关系对创企发展的促进作用;

  理论命题4:新创企业外部探索正向调节网络结构对创企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要将“准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创业者与创业企业连接起来,并解决互联网时代创业遇到的关键问题(苏益南等,2009),促进社会资本的有效传递。尤其是要加强准备创业者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四、结论与讨论

1.主要结论与建议。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是关键环节。移动互联网时代影响着大学生创业以及创业教育。本研究结合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特点,阐述了创业教育的改进与变革。研究者在梳理国内外创业教学研究的理论发展基础上,讨论了“移动创业”的形式与面临的问题。并论述了通过创业教育促进社会资本传递的方式与途径。首先,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培养的是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因此,探索如何提高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增强创业能力的教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创业者责任感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责任感对于社会、创业者自身都十分必要。责任感培养过程中,需要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以增强应对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上述措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以落实。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需要持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而创业教育目标需要加以明确。邀请网络创业成功人士和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教育课程多样化、教育学研究、高素质创业教育者、风险投资者加入创业教育等,都是创业教育发展的方向。2.未来方向。尽管如此,本文尚存在者研究局限。研究者认为“资源可以传递、能力需要学习”,投后管理对资源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调节作用,比对能力作用“明显”。因此,新创企业外部探索更多地促进了网络关系,而非网络结构在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总之,本文作者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克服上述缺陷,深化我们未来的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互联网的研究论文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联网应用无线性能优化研究论文

3.传播学视角下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论文

4.互联网+时代下包装设计的发展论文

5.浅析基于物联网时代下包装设计形态论文

6.基于研究生主体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7.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8.高等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