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论文(2)

时间:2021-08-31

  我国已投产的远距离送电直流输电工程在西电东送、全国联网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常运行在额定负荷之下。三常直流输电工程、三广直流输电工程和贵广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容量均为300万kW,送电距离均在1 000 km左右。正在建设的`西北电网与华北电网联网的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的输电容量为36万kW,将于2005年建成投运。

  我国西电东送直流输电工程可分为南通道、中通道和北通道,他们都有多回直流输电项目。南通道已建成天广和贵广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兴建贵广第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通道以三峡为起点向华东电网和华南电网使用高压直流进行输电,已建成葛上、三常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建设三峡右岸至上海的直流输电工程;北通道也已着手建设直流输电项目。南北互供的典型直流输电项目是三广直流输电工程,它不仅由三峡向广东送电300万kW,而且实现了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互联。在全国联网的规划中,有多回直流项目,特别是用背靠背方式进行区域电网的互联。

  目前,已有较明确送电方向和送电规模的直流输电工程有十几项,送电规模多在300万kW以上。2004年,已启动建设三峡右岸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和贵州至广东第二回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都为300万kW,送电距离1 000 km左右,电压±500 kV,将于2007年投运。

  “十一五”期间,还将建设以下直流输电工程:小湾水电站至广东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为±500 kV或±600 kV,输送容量为300万kW,输送距离为1 500~1 600 km;四川德阳至陕西宝鸡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为±500 kV,输送容量为180万kW,输送距离为600 km左右;宁夏银南至天津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为±500 kV,输电距离为1 200 km;陕北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为±500 kV,输送容量为300万kW,输电距离为1 000 km左右。

  2010~2020年期间,将会建设十多项直流输电工程,输送距离更长,输送功率更大。随着金沙江的开发,向家坝、溪落渡、白鹤滩、乌东德和观音岩等水电站建成后将主要送电至华中电网、华东电网,送电距离将达到1 000 km和2 000 km左右。澜沧江的开发,糯扎渡水电站建成后将送电至广东,送电距离将超过1 500 km。当送电距离超过1 500 km时,需要考虑使用±600 kV电压等级;当输电距离达到2 000 km左右时,就需要考虑比±600 kV更高的电压等极。

  在全国联网工程中,已经规划了多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如华北与华中电网的联网、四川与贵州的联网、东北与华北电网的联网工程等,它们将适时实现直流背靠背联网。  4 直流输电技术需要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西部电力资源的开发,巨型水电站和巨型火电基地的建设,水电、火电打捆送出,送电距离越来越远,送电容量越来越大,送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给直流输电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提高额定电压等级和额定输送容量。目前,高压输电工程的电压等级除伊泰普工程外,多为±500 kV,对于送电1 000 km左右,送电容量不超过300万kW的直流工程来说这个电压等级基本合适。但当送电容量超过300万kW,送电距离接近或超过1 500 km时,则有必要将电压等级提高到±600 kV或以上,输送容量提高到400万kW左右,以充分利用线路走廊资源,减少输电回路数,降低输电损耗。

  (2)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用率。直流输电工程在投运初期往往可靠性偏低、单极故障率偏高,甚至会出现双极故障,往往需要经过1~2年才能稳定到保证指标。像广东电网中有七八回直流输电馈入,即使按设计故障率指标计算,单极故障每年每极为5次,一年就将有70~80次单极故障,甚至更多,这将给电网带来太频繁的冲击,因此必须有力的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用率。

  (3)要进一步优化控制,减少换相失败概率,提高换相失败后的恢复速度。优化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可提高直流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更好地发挥直流的调制作用;能对与其连接的交流电网提供有效的阻尼和支援,提高联合系统的稳定水平。

  (4)要减少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影响,极大地减少交流谐波的注入;严格限制直流系统配制的无功在各种工况下对交流系统的不利影响。

  (5)要认真研究交直流并联运行系统的问题。现在,南方电网是我国第一个交直流并联运行的电网,已经积累一些运行经验。随着直流输电项目的增多,在我国将会形成新的交直流并联运行系统,而且交直流并联运行系统的结构将会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种电网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方案,以提高交直流并联系统的运行水平。

  (6)要认真研究同起点多回直流送出和同落点多回直流馈入的问题。同落点多回直流馈入的情况已在南方电网的广东电网中出现。同起点多回直流送出将在向家坝、溪落渡电站送出中出现。对这种直流输电送出和馈入的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在工程建设阶段将有关问题解决好,为今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5 结束语

  直流输电在我国电网的发展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要着力发展直流输电技术,在设备制造方面要使引进的技术形成规模的国产化生产能力,要结合我国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电网结构研究相应的控制保护技术和系统稳定技术,研究提高直流输电可靠性的技术,研究多回路直流相对集中送出和馈入的问题,研究符合中国特点的运行技术。我们在跟踪世界上直流输电新技术发展研究的同时,要研究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必定会带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动现代电力系统(包括配电系统)应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和再装备。同时,我们一定要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规划、建设工作,这是我国电网发展的需要。

  6 直流输电的作用与规划

  [1]浙江大学直流输电教研组.直流输电.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李立浧,荆勇.南方电网和天广交直流并联运行系统.理论电工专委会2001年学术年会,2001.

  [3]荆勇,李立浧,任震.天广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8).  [4]李兴源编著.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全国联网规划深化研究工作组.全国联网规划研究总体报告.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