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班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让家长来助力:家长分工协作,班家共育

  在“合作教育”的视野下,班级管理工作还必须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开展家校共管、家校共育。因为班级管理不单是老师的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还应该包含家长对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家校合作的主体形式是班级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很多班级工作上都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参与。为此,借鉴“学生分组自治”的做法,我倡议组建了七个班级家长部委,主张让所有家庭都参与进来,开展全面的家校合作,家长结合自身专长,分工协作,积极进行“班家共管”“班家共育”。这样,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第二个“分”(分工协作)也就产生了。七大部委组建之后,各部委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发展部结合北京地区小升初的现实处境,很快制定了《“七色花”班二至六年级教育发展规划》,之后还适时进行修订;宣传部借助喜马拉雅电台策划开播了“小喇叭”广播,播报班级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并且及时地为学校报纸及网站推送本班活动稿件;编辑部编辑、印制《七色花》班报,每月一期,全面报道班级活动,记录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学习部密切配合语数英三门主课的教学进度,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学习辅导,还负责为成绩落后的同学补课;体育部策划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趣味体育节”,组织拔河比赛;卫生部的家长每日一位进班督导学生值日,每月底还对教室做一次彻底的保洁消毒;后勤部配合班级活动,及时采买所需物品,合理使用家委会自愿捐筹的爱心基金。家长部委对这些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从多方面保证了班级工作的运转,对班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班家共管的实践中,不单让家长参与管理班级事务,我还进一步探索让家长参与指导学生活动,于是,在家长部委的基础上,我又组建了七个班级俱乐部,借此全面关注学生在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指导并管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拓展与提高。每个俱乐部由家长和学生共同组成,家长负责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家长和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参加一个,也可以参加多个。我要求各俱乐部在学期初就制订好活动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活动。班级七大俱乐部分别是数学思维俱乐部、科技俱乐部、悦读俱乐部、国学俱乐部、演讲表演俱乐部、体育俱乐部、摄影美学俱乐部。

  俱乐部的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数学思维俱乐部讲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制作机器人“大白”参加学校科技节;国学俱乐部联合清华大学“清华园里读经典”活动,共同举办“天才读经班”,带领同学们诵读国学经典;演讲表演俱乐部排演班级剧《童心之花》、英文剧《皇帝的新装》,等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兴趣特长,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活动中,家长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艺术感知力的培养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班级部委和俱乐部的活动,都是靠家长来组织管理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家共管,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综上所述,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教育实践中,我不断探索与实践着“学生分组自治,家长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过去的几年里,“七色花”班接待了很多来校调研观摩、指导考察的专家学者、教育同行、主管领导以及外国嘉宾,如20XX年1月14日,北京市音乐教研团到班级观摩音乐课;20XX年5月5日,“全国音乐顺序性教学现场会”在班内举行;20XX年5月7日,北京市教委学习型学校建设项目组及河南、重庆、深圳等省市的重点学校校长和教师到班级观摩数学课;20XX年5月1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心理学教师团队来班级参观等。来访者对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等大加赞叹。在“七色花”班,为了班级的对外事务,我虽然也设置了班长、学习委员等常规性的班级管理职务,但班级内部事务和学生的管理,实际上主要是依靠“分组自治”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

  即使我不在学校,同学们也大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养成了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而校外班级事务的管理则主要依赖家长的“分工协作”,家长对各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对学生产生了直接影响,这种言传身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期待,今后在家长部委及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中,同学们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并逐渐摆脱家长的助力,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我憧憬着,在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中,在教育管理之路上,能全面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分组合作,自我管理,在首师大附小的校园里开出灿烂的童心之花。

【生本教育班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2.班级管理智慧探索论文

3.2018激励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4.油田节能降耗探索与实践论文

5.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6.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探索论文

7.学籍异动学生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8.数学建模思想探索与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