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重要支柱之一,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1-4]。除此之外,高校实验室还承担着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曾被左铁镛院士形象地称之为高校的“半边天”。近年来,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事故对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有效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高校发展同步进行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切实有效,已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措施,充分调动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与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整体有效,努力达到“管理工作更规范、规章制度更健全、责任落实更明确、安全意识更警觉、防范措施更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应着重考虑3个原则:
(1)整合资源。在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统筹指导,合理调动人力、设施、技术等各类资源,提高各部门、院系所、实验室及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成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
(2)规范管理。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的大局为核心,理顺实验室管理制度、责任体系、教育培训、检查整改、应急防范等各项管理环节,形成工作规范,并保持其可行性和延续性。
(3)注重长效。通过不断实践,努力总结、凝练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广宣传。加大力度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格局。坚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整体的管理工作水平,实现校园长期的安全稳定。
2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任务
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手段层出不穷,但有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并不成体系,且缺乏长效性和前瞻性。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没有一种管理制度可以一劳永逸,但建立相对合理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实践探索和归纳总结,高校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统筹协调,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2.1.1 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
从学校层面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主管校领导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总责,相关职能部门应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各有侧重点,避免部分职责重复或“多头开花”没有重点的局面。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牵头,将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二级单位主管实验室的'负责人纳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设立实验室安全顾问小组,作为主管实验室安全工作部门的专家指导和协调机构,成员由相关学科带头人或退休的专家教授担任。安全顾问小组从专业角度提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智囊团”[5]。各二级单位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小组,院长(主任)或党委书记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按年度与二级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二级单位把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到各系所、实验室,责任到人,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系紧密的连锁互保安全责任制。
2.1.2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按照一定比例配齐配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由责任心强、有执行力、业务能力突出的教职工组成。二级单位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管理队伍,形成单位负责人、系所主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多级安全管理网络,保持逐级沟通、信息通畅,不留管理死角。选拔热爱实验室工作、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为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注入活力。为避免职责重叠,二级单位可以将消防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合并,以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不被重视、晋升机会少的现状,提高津贴水平,使他们的待遇基本与教学科研团队持平。加强与兄弟院校间的工作交流和研讨,全面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2.2 深入研究,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2.1 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发布,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6],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2.2 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
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7]。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全面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