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教育和熏陶的作用,它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生活方向,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端正价值取向,实现德育目标外,还具有约束和凝聚的作用,能够优化德育途径,更直接地实现德育育人。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可以提高校园人的道德认知功能,从而加强道德实践功能。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促进师生的道德认知,一是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条例、规定等刚性行为规范对校园人的行为具有强制认知作用;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校园人具有隐性的提示作用。校园文化在得到全体学校成员的认同之后,便会对成员之间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与规范的作用。校园文化对成员的约束是一种精神力量,侧重逐渐养成,它潜移默化地告诉师生员工是非、善恶、对错以及美丑的衡量标准,使得人们在内心或行为发生矛盾冲突时,能通过校园文化倡导的信念、意志进行平衡调解,从而化解矛盾,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社会心理学家也证明:“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3]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有趋于一致的倾向,这种群体行为的常规模式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催人进取的同时必能教人致善之道、必能予人审美之情。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高职院校师生员工营造了民主自由、和谐有序的氛围,树立了高品位、高素质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形成了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前进的巨大推动力量。校园文化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求学治学、陶冶心灵的场所,更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真挚情感,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生活品质。此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还具有辐射功能,不仅体现在其对内部师生员工持续性、长久性的影响力上,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对公众的影响力上。熏染了该校校园文化之后的师生员工,是学校与社会紧密互动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在进行实践教学、从事职业实训、提供社会服务时,必然将自身涵养的文化外化成相应的行为,将校园文化的良好影响力逐渐释放,对社会及公众起到辐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缺失
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环节中重要而不可缺的一部分。良好并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需要经历数代人的努力,还需要不断地吸收外界文化的营养,扬弃文化中的优劣部分,并不断地对校园文化进行沉积、提炼和升华,最后才能形成的。然而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目前的情况并不怎么理想,有些院校或是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或是守旧以往的模式,对校园文化不重视,而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了职教元素。因此,有必要理性地、全面地、科学地审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职教元素缺失问题,并从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出研究对策做准备。
1、校园文化特性的缺失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并无高职院校特色,盲目地追求办学的效率化,学生活动只是一味地准求参与数,却忽视了自身文化特性的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性的缺失主要表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不够,认识方面的不足,带来了方法上的不当。一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缺乏了学院党委、校长等高层领导的统一指导。即使有些学院由书记或院长主管校园文化建设,但实际上,这些高层领导很少对整个校园文化进行宏观的、系统的调控,而把如此庞大的文化建设“分派”给了校团委或学生处。没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困境。同时,没有较高思想的指导,高职校园文化“沦落”为学生的社团活动。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方法方面的不当,也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彰显职教元素的途径,从而不能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4]。
2、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缺失
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在于精神文化,如何将精神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凝聚力,这就需要制度文化来起到思想上规范的引导。所以说,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本身的制度化就代表校园的文化品质。但是当前,学校往往重视行政管理工作而忽视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健全,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的文化意识始终处于行政管理措施之下,学生的校园文化自觉性不强,活动都是人云亦云,被迫参与,体现不出自身的主题地位,不能积极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缺失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都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完美结合。但是,学校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引人和吸纳上却没有实质的措施。目前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间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交往,但这些交往集中在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在文化方面的合作和沟通却很缺乏,致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所以,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停留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合作,始终没有能够出现精神文化方面的互动与交流。
二、构建和彰显具有职教元素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职业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双重属性,其职业性是区分与其他高等院校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就是指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反映职教文化特色的组成要素,其中包括,技术技能元素,这是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职业岗位元素,这是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角度看;企业行业元素,这是从职业教育主体来看。
1、按照高职特点和规律创新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对规范校园内的各项活动、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建设管理制度文化。高职院校除了要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以外,还要开辟新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培养学生“职业人”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渗透的主要途径。只有让企业参与学校育人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此外,还应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在满足合作企业和人才培养需求基础上,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2、引入企业文化特性丰富校园行为文化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国家输出综合型的技术型人才,其最终的去向仍旧是企业。引入企业文化,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必须要强化专业意识,利用各种机会阐析企业文化,并且开展好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引人,能够使学生感受企业魅力,了解企业运转,汲取企业管理精华,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跨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参与,彼此借鉴,共同发展,必将能把学校和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包容的整体,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3、按照职业要求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由于高职院校“职业化”的特征,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应与企业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不一定有雄伟气派的教学楼、体育馆,但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楼、实训楼;不一定有一流的专业理论,但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这些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应该摆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学校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按照职业要求建设好校园的物质文化。同时,通过对企业的人才输送和理念了解,将学生送入一线的就业平台中去,通过校企就业平台的搭建形成资源优势的互补,使企业不仅仅为学生成长提供平台,并且为“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媒介作用,并将这个文化优势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以“职业化”为校园文化核心的博取众多优秀企业文化之长的校园文化形式。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同样的文化任务。然而由于教育类型的不一样,承担的文化任务和责任也不一样。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多应该弘扬技术技能文化,强调“行行出状元”的理念,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研究,将会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走出照搬学科型高校的模子,最终获得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和价值。
【构建彰显职教元素的校园文化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