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论文德教育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一、中职生的现状及分析

  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服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合格劳动者全面的概括。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极不稳定、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非常需要学校和家长给予更多的更细致的关爱。目前在中职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现象,对中职生的成长,对整个中职教育都是非常有害的。

  中职生存在的不良现象:

  现象一:学习不努力,思想不上进。认为读职校是没有前途,是迫不得已,是矮人一等,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逃课、课堂不认真听讲,不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现象二:不讲文明、道德,不辨美丑、是非。不遵守纪律,甚至故意违反纪律;不尊重师长,甚至故意挑衅师长;不注重形象,出口污言秽语,形象奇异邋遢,甚至沾染不良习气,吸烟、酗酒、恋网和过早恋爱。

  现象三:意志力薄弱,自我调节机能不健全。思想情绪容易反复,受表扬就高兴,一挨批评就丧气,好强好胜又怕吃苦,耐力差,韧性差。

  造成目前局面的根源:

  (一)自卑心理严重。中职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不成器的孩子”,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院校的看法存在偏差,使得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学是因为年龄不够打工,而并不是因为想真正的来学知识,这种观点不仅学生有,部分家长也有。

  (二)心理不够成熟。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比如是非标准模糊。为了讲义气、爱面子而违犯纪律违反原则;自我意识较强,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三)德育课教学边缘化。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德育课被认为可有可无,师资力量不受重视。

  (四)德育课教学形式化。用普高的形式去进行中职德育教育,只注重灌输,完全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情况和中职教育的特殊任务。中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主要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一场人生的演练,要侧重学生的道德实践。

  (五)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

二、针对目前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展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作为教师应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二)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堂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要将活动停留在口头上是中职院校课改的重中之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让已参加过实习的高年级同学用他们亲身体验来告戒低年级同学,或者由校企结合的企业领导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用真实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三)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让学生们真正“忙起来”

  学校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作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校爱家活动、感恩教育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鼓励教育为主,适当运用批评教育,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会并掌握批评与鼓励教育的“度”,使之更好的为德育工作服务。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师生道德交流机制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学生也不必盲从教师。学校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学生做心理辅导,健全学生的心理机制。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走极端,所以学校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如当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

  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具有耐心、信心和毅力,不懈的创新和尝试,创出一条真正的中职德育新路子。

【中职生论文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

2.中职体育教学论文

3.师德教育论文

4.中职语文课堂的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5.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研究论文

6.中职幼师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

7.中职护生分阶段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8.本科生体育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