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阳光校园文化的建构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阳光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特别是自我教育与自我塑造,有着狭义的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导向,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事业心的激发以及校园学术文化和教学文化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

  (一)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自我。积极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必要条件,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及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学会接受自身、他人或环境的不完美,学会面对挫折,学会科学的自我规划,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美德来建立自信与自尊,并获得乐观、勇敢、创造性、成熟的防御机制和智慧等积极的品质和力量[26]。通过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减少了抱怨和不满,增加了感恩和宽容,学生更愿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感,更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更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快乐地生活和学习[27]。热情的教学可以教化学生,温暖的教育可以感染学生,真诚的赏识可以激励学生,因此,阳光校园文化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无形的凝聚功能以及强大的塑造功能,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提升工作的内在魅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事业是教育人、培养人、影响人的事业,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其自身也有一个个体社会化的继续转化过程。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教师产生焦虑紧张、职业倦怠等不良心态的危险性因素也在增加,因此教师是否具有阳光的心态,直接影响其工作、生活的质量。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教师工作热情的激发和工作潜能的挖掘,注重教师实际问题的解决,尊重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并努力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和上升的通道。通过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的精神面貌更加阳光了,更懂得赏识和肯定自己的学生了,工作的热情更高了,对学校的归属感更强了,生活也更有滋味了。所以,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开心、快乐地成长,而且能让教师体会到更多的事业成就感、生活满足感和幸福感[28]。

  (三)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营造阳光的文化氛围

  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种基于群体层面的环境的塑造,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师生闲暇生活的安排,也包括师生知识结构的调整、积极品质的培养、个人潜能的发挥、学术气氛的形成、批判思维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开发、社会使命感的激发等。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了一种积极的组织系统,而不是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这种基于群体层面的环境的塑造,影响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也更有利于发挥个体正向和积极的潜能[29]。

  综上所述,阳光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和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让师生从书本内容中感知积极心理,从实践课堂中探究积极心理,从情绪体验中感悟积极心理,从积极成果中品味积极心理,从而全方位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教育体系[30]。阳光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凝聚功能,有利于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阳光的校园氛围,从而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议阳光校园文化的建构的论文】相关文章:

1.小议校园足球文化的建构的论文

2.校园文化建构的几点认识论文

3.小议微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论文

4.管乐团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作用论文

5.我能小议论文

6.小议阳气下陷论文

7.小议合作议论文

8.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