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论文(2)

时间:2021-08-31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论文二

  “双创”一词是因李总理于2014年夏季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而为人们所熟悉。2015年,李总理又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使得“双创”成为社会的热点词汇之一。与此同时,工作报告将“双创”提高为国家保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双引擎”之一,“双创”亦是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这些都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和创新的重视[1]。显而易见,“双创”已成为当前民众创业的新背景。如何在“双创”的大背景下,紧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抬高并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和层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1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发展概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大学生创业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全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创业也由此拉开了帷幕。1997年,随着国家推行大学毕业生就业采用“双向选择”制度,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逐渐被废止,这也极大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步伐。2009年,我国迅速从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淖中走出,全国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好转,借此发展良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站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国民普遍认可,使得电子商务深入人心,互联网购物家喻户晓,由此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也逐渐盛行。2014年,国务院李总理提出的“双创”更是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无限热情[2]。

  深入分析和归纳,不难发现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2008年,是起步和创业意识不断增强阶段。该阶段的大学生经历了从服从国家分配工作到必须自主创业的就业思想转变。此时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经验比较缺乏,整个社会的环境支持氛围还没有形成,创业成功的案例还不太多。第二阶段为2009年—2013年,属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阶段。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已经开始和互联网紧密结合。互联网+创业的主要类型有网络销售型、智能服务型和科技项目型创业,主要方向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和互联网+服务业。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比较高涨,经验逐渐丰富,思想也比较成熟,社会环境支持的氛围得到了改善,创业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今,属“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阶段。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也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大学生自身要创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创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创业成功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2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突出困境

  2.1 大学生创业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在众多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大多数并没有获得较大的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因为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度虽然很高,但由于高校创业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和学生自身对社会的缺乏了解,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同时,由于对创业项目的认识往往是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使他们在创业路径的选择上也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内,不能对市场中较好的创业项目加以识别和挖掘。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要想进一步取得较大的成功,必须走出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的困境,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打造创业团队,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发展道路。

  2.2 政府支持的力度仍有不足

  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文件。文件提出要落实大学生毕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公平、进行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加强就业服务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工作[3]。但是,政府支持的力度仍有不足,特别是相应的资金支持额度和数量还不到位,与大学生实现创业所需资金还有很大差距;政策也不够细化,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促进就业公平,并没有可以具体执行的操作平台,使其政策很难落实而流于形式。

  2.3 创业市场相关制度不够规范且吸引力不足

  如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还是一种较新的事物,相对而言其市场的相关制度还不够规范[4]。例如,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各种规范还没有制定到位,使得大学生创业的盲目性较大,极大地增加了创业的风险程度;又如大学生创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使得他们创业中的创新程度不够,创新动力不足,重复模仿较为普遍,难以走出适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道路。与此同时,目前创业市场并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和吸引措施,使得创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小,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预期,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5]。

  3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力模型

  2014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于大学生(核心动力)、市场(互联网+拉力)和政府(双创推力)3个方面[6]。就大学生而言,其核心动力是否强劲主要取决于6个因素:创业欲望、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交际能力、恒心毅力和思想素质;就市场而言,其互联网+拉力是否强劲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市场体制完善程度、互联网+发展态势和创业市场吸引力;就政府而言,其双创推力是否强劲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创业资金扶持额度和具体措施落实程度。总体而言,大学生、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1。

  4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路径分析

  4.1 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路径拓展

  国家要鼓励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提高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几率和层次,必须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路径拓展。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路径拓展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来努力。

  1)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激发欲望,就是要用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和美好未来,让大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欲望。

  2)强化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主要强化创业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规律,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3)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进行实践训练,甚至利用学习之余进行创业,积累宝贵创业经验。

  4)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鼓励大学生和创业成功人士多交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5)培养大学生的恒心毅力。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要经历很多次失败,必须要磨炼他们的恒心毅力。

  6)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确保大学生创业方向正确的重要保障,要增强他们思想政治观念的坚定性,就要让大学生创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4.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细化落实政策

  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新事物、新技术的发展很难离开政府的有效支持。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事物,必须要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必须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细化落实政策。这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努力。

  1)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优惠政策的支持不仅要通过充分的宣传来鼓励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更要形成一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积极评价,让大学生觉得创业会有美好的未来。同时,优惠政策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特殊的具有较大潜力的创业大学生进行大力支持,必要时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他们进行分类,区别对待。

  2)提高创业资金扶持额度。目前创业资金的扶持额度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大学生创业的失败,往往是后期支撑资金不足造成的。在设定资金扶持额度时,应该是分阶段发放资金,并且追踪创业项目发展,适时适当加大或减少扶持额度。

  3)采取具体的落实措施。政府和学校一定要形成“无缝式”对接,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学校的学生创业紧密结合,让创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政策资金的优惠和扶持。政府和学校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创业究竟需要什么,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创业需要的具体落实措施。

  4.3 规范创业市场制度并且向大学生倾斜

  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市场进行制度规范,并且将其向大学生适当倾斜,增加创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此,规范创业市场制度并且向大学生倾斜,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努力。

  1)完善创业市场体制。创业市场体制的完善,降低进入门槛但要进行资格审查,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增强市场体制中的创业诚信考核,减少乃至杜绝创业诈骗行为。

  2)紧随互联网+发展态势。互联网+发展在不同时期其特点不同,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一定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和热点,以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作为自身创业的目标和方向。

  3)增强创业市场吸引力。创业市场要想加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必须向大学生倾斜,这就要求市场对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和充分鼓励,给大学生创业塑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市场引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并以此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涌进市场进行积极的互联网+创业。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思考论文

2.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计划书

3.土木大学生论文

4.大学生美术论文

5.大学生调研论文

6.就业指导大学生论文

7.大学生活论文

8.大学生与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