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组织管治与建立完善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五、建立具有无锡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

  建立无锡地方文献数据库应遵循先简后详、分层次开发的原则。先建立最基础的书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有步骤地建立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专题文献数据库。所谓专题数据库就是对某一专题文献进行认真审阅、研究,将有价值的文献分离出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文献学的规范加以处理,使之成为所需的专题文献。由于地方文献往往隐含在既丰富又分散的内部信息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用户难以识别和利用,从而会导致地方文献利用率低,社会影响力不高的状况,所以深入到地方文献的篇名、甚至数据等,将地方文献的内容充分揭示出来,形成一批新颖丰富、水平较高的二、三次文献等。

  笔者认为目前无锡地区应先建立以下地方文献数据库。

  首先,建立《无锡籍名人图片资料数据库》。自古以来被誉为渔米之乡的无锡,在这片地杰人灵的富饶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古今名家,从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到涉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博古、徐悲鸿、钱钟书、荣氏家族等。这些名人在各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里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并著有大量的著作和手稿,为家乡乃之整个华夏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据无锡市图书馆对《荣氏文库》清核后发现,仅荣氏家族为无锡市图书馆捐赠的图书中有关无锡历代沿革、风土人情、工商物产、名流胜迹、艺文专著等无锡人著述搜罗尤富,地方志也收藏颇多。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名家为这些具有重大贡献的杰出的无锡籍地方人士撰写了研究、评价的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这些已有的著作和手稿中留下了丰富的具有重要地方特色的文献,形成了无锡市特有的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从而为建立无锡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奠定了基础。据了解,无锡市图书馆近年来对无锡地区地方文献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如《无锡籍人物图片长廊展》等,为建立无锡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做了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目前建立无锡地方文献数据库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地方文献信息物质基础。当前,特别需要的是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关心和资金的到位,因为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将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使其及早和用户见面,服务于用户,使无锡地方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于用户,同时也是我们广大馆员多年来的最大心愿和用户的心愿。

  其次,建立《地方籍人物资料数据库》。从湖南省图书馆建立的专题人物数据库的信息反馈中得知,《地方籍人物资料数据库》需求量大,特别是新闻媒介的需求,同时对其提供有偿服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最后,建立专题数据库,如《无锡旅游数据库》、《无锡名优产品数据库》等。对专题数据库的录入,不但要求对图书外部特征、主题、分类等详细著录外,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某些专题进行文摘或提要式录入,对比较重要的文献在各个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全文录入。这就使得无锡地方文献数据库上网后,国内外的用户都可随时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六、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质量控制

  建立无锡地方文献数据库最终目的是实现文献传递和资源共享,只有通过建立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库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须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严格把关、审校。从数据的采集、著录、标引、加工、录入等每个程序着手,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工作细则,并配以科学的工作流程来层层把好质量关。此外,地方文献由于是从古到今的收藏,时间跨度长,一般都是多人著录,其必然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国家颁布的标引、编目等细则也几经修改,各个时期文献著录内容、格式也在改变,因此必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对原有的书目进行审校、修改、补充,审校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减少数据库的错误,保证每条内容的准确性,要全面、认真、仔细地逐项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确保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质量。

  "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建立高质量的无锡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旨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今天,发挥其自身的文献价值、让本地区广大用户直接受益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上网服务后,让更多的中外游客来无锡旅游,让他们领略无锡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建设;让更多的投资商认识无锡,了解无锡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投资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锡投资,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无锡经济的发展。因此,希望各级领导关注、支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无锡地方文献数据库早日建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方文献组织管治与建立完善论文】相关文章:

1.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论文

2.文献收藏的地方特色论文

3.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论文

4.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完善和建立探究论文

5.完善的科技成果档案保存制度的建立论文

6.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急预案

7.组织工作礼仪完善会议

8.地方文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