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者和引领人。本文通过介绍发达国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功经验,简析我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状与作用,结合湖南省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现状,对省属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研究论文

关键词:教学能力;培训;咨询;服务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称为教师教学能力,是指从事专门学科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教学工作的研究、综合和应用的能力。“百年树人,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承担着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其教学态度水平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针对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教育部均采取了对应措施,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有组织地、系统地培训和提高。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国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情况

  密西根大学于1962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国外最早成立的相应机构,也是目前最大的教师发展中心[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纷纷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仅美国就有1000多个教师发展中心。我们把一些共性提取如下:

  (一)机构定位

  除京都大学的发展中心属高等教育研究院外,其他发展中心隶属于教务处(ProvostsOffice)[2],由教务长领导,但是,各中心又与教务处其他部门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教师咨询委员会在指导发展中心与学校其他部门、院系的联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心的职员数不等,从6人到24人,人数依据工作任务的多少而定,最多的为密西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有24人。所有的中心定位皆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使命,都强调“中心工作人员与教师共同努力”,形成“重视教学、尊重和鼓励学生个体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业成功”。目前,这种基于大学学习成果输出(LearningOutcomes),旨在提升“学”与“教”的教学发展中心(笔者特别注意到,密西根大学将“学”放在“教”的前面),以及由“学”与“教”形成共同体,该共同体覆盖全校的内部教学支持系统,已经成为“改善大学教学与学习的最普遍的方式”。[3]

  (二)主要功能

  发展中心的名称均有不同,如“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教学发展和教学设计中心”、“教学发展中心”、“牛津进修学院”、“教学支持与改革中心”或“教学研究及技术研究中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他们主要任务有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咨询以及有关的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具体有以下三类[4]:1.专业培训。学校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必须接受学校组织的、广泛的课程培训。这些课程包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内容涵盖如何备课、讲课节奏把握、教学语言表述、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反思、处理敏感或紧急问题等教师教学各个环节,而且均能够和具体的学科专业相对应,使得接受培训的老师学有所获。2.学术支持。教学研究与教学能力提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心一是通过项目支持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帮助教师获得教学研究项目、培育教学研究成果;二是搭建合适的交流平台,如搭建各类国际交流、校际交流、校企交流的平台,提供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同时,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平台形式多种多样,有侧重某一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教师座谈会、午餐会、教学沙龙、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研讨会等。3.个性化服务。中心接受教师个人教学的服务要求,如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培训,为有需要的教师组织相应的教学专家点评;基于发达的网络,中心备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与资料,方便教师方便快速查阅。由于京都大学的发展中心与高等教育研究院在一起,他们侧重于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供其他部门决策参考。密西根大学还资助教师,为教师、学院的教学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以及开展教师对外联系与交流等工作,正是由于该中心提供服务种类多,且不断开拓新的项目,使得该中心享有良好声誉,吸引了许多密西根大学教师的注意和主动参与。

二、教育部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情况介绍

  在我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前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提出[5]:引导高等学校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重点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30个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启动建设,明确示范中心建设内容为: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以及承担区域内教师发展的相关任务。(一)30个中心简介1.机构设置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组织架构主要分两类:独立建制型和非独立建制型,见表1由副校长任中心主任,有专职工作人员。独立建制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有两大优势:第一,直观体现出高校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视程度;第二,便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但是这种独立的建制,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带”,自身很难掌握教师教学状况,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反映的,脱离教学管理的环节,教学的反馈机制难以实现,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方法革新很难落到实处,人浮于事,造成学校机构的臃肿。②非独立建制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一般挂靠教育研究院、教务处等,一般由这些机构的要负责人兼任中心主任。这种挂靠教育研究院、教务处优点在于:第一,信息来源于教学第一线,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把控;第二,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第三,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革新。这种机制设置的弊端在于学校的资源调控乏力。在运行机制方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所以有的设在管理部门,有的设在教学研究部门,有的设在教学部门,原因在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一个教学学术服务型机构,一切以教师教学发展为主线。通过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形成联动机制。2.功能定位30个中心属性均为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明确了中心基本职责、服务宗旨、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等。基本职责是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服务,其服务宗旨、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等,都围绕教育部《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107号)的要求而展开,内容大同小异,仅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述。仅以吉林大学举例,吉林大学中心属性:由学校直接管理,是具有行政、研究和服务职能,以提升教师教学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机构;宗旨为:推广现代教育理念,营造先进教育文化,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服务区域教师发展。[6]30个中心依托各自高校的历史积淀、科研实力、人才优势等,建立了诸如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队伍,构建了一个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多学科专家与管理者相结合的专业化培训、咨询团队,汇聚了一批著名学者、教学名师、专业研究者,成为各中心的强大智库。30个中心的有关研究者,依靠其学校强大的学科背景,设立有关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此外,部分高校直接与国外大学合作建设教学发展中心,如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建立了科学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又如,中国人民大学聘请“海外合作导师”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指导,帮助本土教师培养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学术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