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科技改革的途径选择论文(2)

时间:2021-08-31

  2.3实施人才队伍打造战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后劲

  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关系农业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围绕科研、推广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统筹开展工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急需人才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体系为保障,紧紧抓住培养和使用两个关键环节。①抓好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以科研优秀人才为核心的优秀创新团队。②抓好农村推广人才队伍建设。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造,强化基层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重点培训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能手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县乡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使基层农技推广“后继有人”,充满活力,打造一支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正规军”。③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类农业职业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机构与涉农企业,紧扣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服务人员、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体。在这方面,要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瑞士、德国等国家,他们的农民叫“农业工人”,是经过培训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才。

  3搭建三大承接平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在农业农村的推广应用,不是孤立的,需要搭建承接的平台,服务的载体,匹配的基础,才能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才能有效地克服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缓解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应对农民增收与保障供给的双重挑战。

  3.1营造规模经营平台,夯实科技成果推广基础

  这些年,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深入,各地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走出一条兼容性较强的道路。农业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承接、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载体。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推广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一是通过利用股份合作制,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通过合作组织引领规模经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将从事同类农产品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联合体。三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催生规模经营,在为农户提供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防灾防害、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中,实现成方连片的规模经营。四是通过龙头企业提升规模经营,企业利用反租倒包、租赁转让、土地入股等形式,建立起生产基地。

  3.2组建农民合作平台,适应科技转化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诞生出来的新生事物。从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创新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抓手,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广规模化外延扩张、集约化内涵挖掘、一体化纵向延伸、社会化服务驱动、科技化产能提升、市场化品牌经营、企业化兼并重组、竞合化共享共创等八种发展模式,营造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经营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粘结剂”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抱成团,零碎的地块连成片,有限的资金打成捆,不同的技能拼成盘,形成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限的生产基地。合作社已成为“农技下乡、农民进城”的重要载体,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摇篮,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生力军。凭借着合作社的平台,就能逐步实现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起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农民合作社正走在路上,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同时,专业合作社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联合同类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联合总社,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服务领域,搭建更加广阔的承接平台[3]。

  3.3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为顺应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必须利用科技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建立全国性、区域型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农业信息三大应用系统:即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加快农业统计调查和预警分析。通过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及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更加充分有效的农业信息。要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同时,要教会农民怎样用信息、怎样学科技,这是农业信息化得以进展的核心问题。要发展面向农业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供应链管理,带动上下游农户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共享化的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支持系统,重点改善农田智能灌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与动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农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农业电子政务等领域的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实现腾飞式的发展。

【促进农业科技改革的途径选择论文】相关文章:

1.知识共享途径选择研究论文

2.休闲农业发展途径论文

3.科技管理促进农业推广实践的现状论文

4.论文:用“求异法”答选择题的途径

5.营利性组织促进公民意识构建的路径选择论文

6.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及促进途径论文

7.论文三大途径

8.促进教师主动成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