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现状及解决对策论文

时间:2021-08-31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运营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当前,配送中心的建设严重滞后于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 “瓶颈”。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建设

  连锁经营是当下我国许多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形式,它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实现经营集约化,但同时,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面仍潜伏着危机。目前,商品缺货是我国连锁经营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缺货率平均高达9.9%,每年仅仅因为商品缺货给连锁经营业造成的损失达830亿元之多,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便是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与连锁经营企业发展不同步,物流配送系统发展滞后。而在物流配送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统一配送功能滞后,是影响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我国连锁经营业配送中心的现状

  我国许多连锁经营企业借鉴了国外著名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经验,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还处于调整提高阶段,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环境、资金投入、技术设备、场地条件等方面与国外的连锁经营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对物流配送中心认识不足。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批发中心、集货中心、运输大队或综合仓库。一些从事连锁经营的企业,对于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备什么样的功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建设好高质量的物流配送中心,立足眼前利益,浅尝辄止。在管理上,一些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购、运、存、配等系统相互独立,各自追求自身的效率提高和效益增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导致物流配中心没有真正发挥“第三利润源泉中心”的强大作用。

  2.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人才缺乏。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和新型运营方式,传统的商业人才须有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目前真正精通物流配送运作模式、懂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还不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也不是特别多。中小型连锁企业在物流人才、连锁经营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没有将人才战略放到与物流成本战略同样的高度去重视,一些企业尽管也会选派人员到物流配送方面做得好的国外著名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有的甚至委托国外先进企业对其进行培训,但企业现实条件使得他们学到的许多东西很难得到充分运用。

  3.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连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出要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并出台了一些支持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的反馈情况看,大多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4.配送未形成规模,统一配送率低。我国的连锁企业大多数是由一些门店小且市场有限的超市自建配送中心,平均一个连锁企业只有14个店铺,而国外配送中心平均下辖50多家分店,如沃尔玛的一个配送中心可以下辖100个店铺。对于分配经营的各连锁店,没有一定规模的配送中心是很难做到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由于未形成规模、连锁不正规及商品运输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为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由于配送率低,使得人员闲置,整车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浪费了大量运力,从而提升了物流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拥有库房的企业中,大约66%的物流与储运企业的库房利用率在85%以上,有21%的企业库房利用率在70-85%,有10%的企业库房利用率在50-70%,有3%的物流企业库房利用率在50%以下。

  5.配送设施落后。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型仓库,其高效高质的运作需要现代化的配套设施来实现。目前,国外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并采用自动化管理,配送服务快速、准确。而我国的配送中心规模较小,设施普遍落后,很多配送中心还处于人工操作状态,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配送需求。

  6.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管理落后。配送中心是集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尤其强调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还具有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配送中心主要在两大功能上存在缺陷:一是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在很多配送中心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二是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功能,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起到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完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使配送中心达不到经济配送规模而造成资源浪费。

  7.信息技术落后。连锁经营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率运转产生的规模经济。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这些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如EDI、EOS、POS等,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增强了其经营决策能力。最新数据显示,77%的配送企业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较之第三次全国物流调查时的数据提高了近一倍,但是仍然有近四分之一的物流配送企业没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信息闭塞,操作滞后。

  8.原有的进货渠道导致配送中心无效或效率低下。由于现有的大部分配送中心是在一种很不规范的情况下设置的,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到一些国营大批发商那里进货,再分给下面的连锁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成了批发与零售中间的又一道批发环节,企业自身特有的连锁体系:厂家——连锁店系统并没有形成。对于连锁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回扣增大,成本上升,调查显示,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59%的企业物流费用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24%的企业物流费用持平;仅有17%的企业物流费用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