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约束及激励机制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还相差较大,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着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本位偏离、质量意识不强、参与教改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教学质量还未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评价和教学岗位能力考核。亟须结合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研究建立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约束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激励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有效课堂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文中将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约束及激励机制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保体系下;教师教学;约束激励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发布,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整体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全校性质量意识,推进有效课堂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亟须建立适应高职质保体系要求的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回归教学本位,实现既约束教学质量后位人员,促其整改,又表彰教学质量优秀人员,弘扬先进的目标。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现状,分析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内容及途径。

一、研究的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教学质量不高、重科研轻教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师教学质量意识不强、教学本位偏离、参与教改动力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重视教学质量还停留在口头上;全校性质量氛围还未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与教师教学质量关联不够,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与教师教学质量关联不够等。当今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建立和完善高职质保体系下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应结合高职院校实际,进行广泛调研,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现状及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建设情况,对高职院校质保体系下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内容和途径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就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提出系统的、全面的、操作性强的对策性措施,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发展需要的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约束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激励教师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

二、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较多,从教学激励因素、理论及机制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研究成果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客观上,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较迟,造成有关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的研究相对较少。资料显示有关教师教学激励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

  (一)激励因素角度

  较重要的观点有:姚启和认为教师激励要靠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来影响和制约,要建立起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张燮论述了高校教师积极性和动机激励模式,也有学者认为“薪酬待遇”、“工作岗位”、“同事关系”、“学校管理”、“学习晋升”及“工作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还有的学者从情感因素、理想因素、规范因素和投入因素等方面的组织承诺角度来分析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

  (二)激励理论角度

  有学者认为教师激励是管理者和教师的博弈过程,制度框架是约束教师行为的规则。因此,一方面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处罚制度,掌握好处罚力度。通过优化政策、提高待遇及改善环境等举措,营造招才、爱才、惜才的'氛围,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向一线人员和贡献度大的人员倾斜,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二次分配方案。

  (三)激励机制角度

  国内有高校通过深化机制改革,围绕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设立“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团队”,营造教师热爱教学、忠于教学的良好教风;建立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为教师定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设置教学关键岗或示范岗,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授课,激励教师投身教学。

  (四)绩效管理角度

  有学者对教师绩效评价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教师绩效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应从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内容确定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估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岗位业务知识和胜任能力、履行职责情况。针对不同教学评价等级设置分档酬金,体现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劳动所值。上述学者对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研究,为建立健全高职质保体系下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上借鉴,也为高职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留下了空间。高职院校可以从质保体系下对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实施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及具体操作办法等。

三、研究的内容

  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既是教学质量责任人,也是质保体系“五纵五横”中核心要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态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氛围。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教师教学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贡献,营造良好的教风。有关高职院系教师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弄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使命与教师教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