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现状及建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的有效获取与运用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主体之一,同时也是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其知识服务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产学研合作中知识流动与知识运用的效率,将最终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本文拟从知识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供应者和转化者,如何发挥知识服务职能,促进产学研合作顺畅成功。

一、产学研合作与知识供应链的关系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研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在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收集、整理、加工和转化应用相关知识资源,开发创新知识资源,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产学研各方的利益目标。

  知识供应链是一条相对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链,也是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它描述了知识链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知识创新的活动,将知识链中各节点及节点间存在的大量分散片面的信息加以整合,扮演知识的供应者和转化者,通过知识流活动将知识服务提供者和终端知识用户紧密联合,缩短二者之间的信息距离。

  知识供应链在链条中流动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其实质就是知识供应链的良性互动。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供应链实践中,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学术环境等优势,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及产品开发等活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样,企业拥有企业经济管理、产品市场营销、产品供需信息、产品市场开发及资金筹措等优势,与企业合作,也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助于促进企业界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投资,改善办学和科研条件。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对方竞争实力,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不断创新发展。

二、知识服务与知识供应链的关系

  所谓知识服务,指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序化、整合,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信息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作为目标驱动力,为用户提供挖掘知识的技术和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知识服务是新型的服务方法和理念,与文献、情报、信息服务不同,它不是信息传递模式,而是由用户行为来组织业务活动。

  知识服务和知识供应链二者的目标近似,都是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及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为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服务品质,加速决策。

  知识服务根据用户知识需求,给用户提供围绕知识采集、处理、存储、转化的服务,这也正好是知识供应链核心功能的必要组成要素。

  高校的知识服务中引入知识供应链概念,就是在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的情况下,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和技术等当作知识源,经过一系列知识开发活动,实现知识的存储、创新和应用,最终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

  知识供应链动态地实现了知识资源的最优化,有利于知识供需双方的协调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引入知识供应链理论的作用

  (一)整合图书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随着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加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向更加专业化或者更加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对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网络信息供应商、出版商、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纷纷进入信息服务行业,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知识供应链能够将供应链上相关机构的人员和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适用的信息资源,形成稳定的知识供应网络,促进各成员单位人员和知识资源的合作及创新,有效提高了图书馆在新技术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二)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目前,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还比较落后,这不仅表现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单调,同时服务手段和方式落后保守。经调查,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基本上还是以馆藏资源为主,对于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图书馆提供的文献多为原始文献,缺乏对文献进行二次、三次开发,不注重对隐形知识的开发和转化;服务中较多沿用传统的参考咨询方式,同时对于后续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缺少必要的管理和反馈。引入知识供应链管理理念,能够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有机组织起来,对于知识流的整体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促进了隐形知识的转化和共享,使得图书馆更加重视知识服务方式和效果,提高了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知识作为一种原材料,通过加工、制造,价值会得到很大地提升。知识又可当作战略资源始终贯穿于高校知识服务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借助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加工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专门的知识库,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新知识、新产品或新技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财政、金融、税务等职能部门所形成的具有反馈知识流的环式知识供应链,集产学研以及相关部门为一体,统筹安排各类知识资源,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知识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实力,实现学研机构知识价值,促进产学研各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