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能够最大化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管理最优化,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能够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因此,节能减排信息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重要性。
2节能减排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管理平台可选择性小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化平台,虽然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摸索、尝试、发展到稳定的历程,但是在节能减排范围内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还处于开始阶段,因此信息化平台和设备层面上,行业中的标准并不统一,甚至说无标准可循。目前市场上较为常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系统都是通过紧耦合方式实现相关数据展现的,缺乏自动策略分析和动态模型提取能力,平台系统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动态变化的节能减排标准。另外,由于基于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数是单独个体存在,因此其不具备规模处理的能力,不能实现同一平台构架支持不同领域的节能减排信息化。
2.2系统兼容性差
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多种设备及平台系统的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其功能。通常设备网络、互联网、移动网、射频感应网、IPv6网络等互相融合,共同组成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部分的存在能够满足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终端到达使用端,直接控制和监控节能减排的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间的网关融合、规范不统一,设备较为单一,不能再整个行业系统中实现兼容,这就阻碍了各个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2.3节能减排信息化发展趋势存在误区
总体来说,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即系统整体性能差,系统功能及兼容性差,整个行业的整体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的造成除技术因素及发展因素外,该领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存在偏差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发展理念及趋势中,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各类能源设备的集中监控,对于节能减排的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成型的发展理念。
3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无论哪个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各个企业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它需要软硬件相结合,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的大量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传统管理基础及流程进行重组。在节能减排领域内同样如此,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信息化,需要紧密围绕节能减排工作的特点,从多层次入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3.1充分了解节能减排信息化
充分学习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相应法律法规了解并掌握本行业所处的地位及相应的考核指标,研究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水平及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信息化主体现有的信息化现状,依据本行业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人、才、物各项资源清单。当前信息化需求已向动态组织、跨领域、跨时空的流程管理、表单管理等应用发展变化,向用户化、无线方向发展,协同管理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枢应用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了解这些需求的变化,形成以协同为中心的、完整的信息化布局。
3.2做好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建设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等总体原则,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这就要求各级相关领导相互协调、集思广益,使信息化主体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吻合,总结一条具有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在实施层面上,依据信息化主体的结构特点及计算机技术,搭建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减少能源耗费和废弃物的排放,利用新型节能网络设备在安全范围内有效降低设备运行对环境的需求等等。
3.3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建设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同时它的发展与进步也能培养出一批高端信息化人才队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并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专业素质和具备节能减排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进而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3.4遵循信息化建设实施原则,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可行性原则: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依据节能减排和企业发展需要确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避免脱离实际,资源浪费现象。安全性原则:以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为基础,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进而确定不同安全等级,并在此基础上,适度调整运维策略,降低能源使用。成熟性原则,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系统配置、管理方式等必须是新型且成熟实用的。
【信息化管理中的节能减排措施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