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科技信息创新模式论文

时间:2021-08-31

  1“三农”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途径

三农科技信息创新模式论文

  “三农”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途径主要有4种:第一是政府出资无偿转让。由政府出资将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研究部门或个人研究的科研成果购买下来,然后经过适当的途径无偿转让给农民;第二是中介机构出资有偿转让。中介机构出资将科技成果信息购买下来,然后再有偿转让给农民,这种方式资金支出较大,且存在较大风险,农民难以接受;第三是科研机构有偿转让。科研机构直接将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信息有偿转让给农民,或者与农民合作,由农民出资,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其不足之处是农民资金实力不足,难以利用;第四是媒体主动无偿发布。其可靠性较差,坑农骗农害农的虚假信息常发,农民往往不接受,也不想去冒险。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研究出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往往也不可能免费给予农民,而且通过交易转让的费用通常高于投入的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支付不起。上述4种来源途径里,政府出资无偿转让给农民就会大大减少投入或不用投入,是最受欢迎、最有效和最好的,所以政府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投入,以加快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和利用。

2“三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模式

  2.1“六位一体”互联互动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存在不足,主要表现有:1)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少,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衔接不上,职能交叉错位,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行为单向、被动[1];2)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和各个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供需脱节,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率低;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投入不足,缺乏政府必要的政策扶持,科技研发和推广动力不足;4)农民在农业科技信息中的作用不够重视。农民为提高农产品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呈现出获取渠道多元化的特征。获取渠道多元化必然呼唤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树立起“大农业”的服务观念,使农业科技服务由单一被动地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逐渐转向为政府、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宣传媒体等多个传播主体合作和资源整合的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针对目前国内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结合佛山市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六位一体”互联互动现代“三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

  2.2“六位一体”互联互动模式主体的主要任务

  (1)政府是指政府和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主要任务是主导、协调和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公共服务环境平台。政府在整个模式最为关键,对模式能否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2)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信息利用培训、临床技术指导和科技信息服务“三下乡”。

  (3)农业行业协会和企业。主要任务是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信息,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反馈,示范带动。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交好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跟进采纳情况,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4)图书馆(包括高校、社区和农村图书馆)。主要任务是建立农业科技资料信息的查询平台,优化、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导航系统。

  (5)宣传媒体。主要任务是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平台,拓展手机信息宣传和阅读,丰富信息内容,增加信息数量,突出科技信息。

  (6)农民。主要任务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成果应用效果的反馈,对提供的科技信息做出评价,为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应使农民接收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主动意识提高,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学习。

3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3.1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要以下保障措施。

  (1)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涉及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宣传媒体等多个主体,只有利用政府统筹职能才能进行系统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财政和政策法律等支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现代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三农”农村科技信息推广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必须注意经费、人员、时间和措施的落实。

  (2)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目前,许多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由于科技体制不合理,大量成果被沉积而未能推广应用,因此,在政府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主导作用下,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在涉农项目中突出科技,向科技倾斜,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与整体水平。

  (3)创造良好服务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专家系统,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化。加强示范引导,对成效较好的模式进行宣传、实施和推广。从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到发布、传播等方面入手,打击坑农、骗农的虚假信息,为农业科技信息创造良好服务环境,保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4)整合信息和人力资源。将各相关部门的农业信息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全面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3.2构建指导平台

  发挥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的指导作用,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指导平台,需要以下保障措施。

  (1)开展实用新型农业科学研究。政府出资和组织科研团队根据“三农”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和研究工作。研究应以贴近农民、实用性强、见效快速、效益明显为原则。

  (2)开展临床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信息利用培训。成立由教授、博士、专家组成的服务团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好农业科技成果临床技术指导。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选派专家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技术培训,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定期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利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