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会上的评课发言稿(2)

时间:2021-08-31

  2、略读课的'教学

  两位老师分别上《乌塔》。苏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自读课文、捕捉信息→朗读课文、探究信息→个性阅读、升级信息→拓展延伸、运用信息。陈老师的教学思路是:激情导入、明确要求→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再读课文、交流感受→三读课文、质疑解疑→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两位老师的教学都能较好地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即抓住课文写的几件事;都能较好地体现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文“阅读提示”中提示的是想想课文写的几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中在一一梳理出课文所写的事以后,再就所写的事情谈看法,然后或者是引导学生归纳乌塔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向乌塔学习什么;或者是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独自出游,应备怎样的能力,进而引导讨论像乌塔那样年纪的少年,可不可以独自出游?教学中似乎适宜就一个论题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单一,讨论也易深入。不过陈老师的教学也是可行的,先探讨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然后讨论像乌塔那样年纪的少年可不可以独自出游,两个问题的结合也比较自然。苏老师放的比较开,个性化的阅读体现比较充分。

  本文所写的事比较散,要抓住课文写乌塔的几件事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引导学生默读,筛选主要信息方面应多花一些时间。感情朗读本文未做要求,如果多花一些时间筛选主要信息回更符合本课的教学要求。此外,筛选的信息不应该是零星的,应引导学生整理,使之系统化。此外,陈老师的课如果课堂气氛活跃些,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读读背背”和“阅读短文”的教学

  两个老师上积累·运用二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积累·运用二的“读读背背”安排读背五句我国古代有关学习的格言,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目的是本题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鹏程万里》教学重点之一完成练习1,二是理解“鹏程万里”成语意思。谢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读读背背”的教学:1、导语引入、揭示课题→初读→品读→熟读→在情景中运用→总结→延伸;短文的教学:初读短文→了解大意→细读短文、有所感悟(质疑问难)→联系实际,深入感悟(联系课文感悟、联系课文对比、联系生活升华)→激励延伸、总结全课。

  傅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读读背背”的教学:启发读活→比赛激趣→导入课题→自由朗读格言、体会句子意思→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说说对格言的理解→学生识记格言→检查识记情况→读体会、引方法→在情景中运用;“短文”的教学:导入→自由读文→指名读、正音→指出合作学习要求,提示阅读方法→汇报学习收获→在情景中运用。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读读背背”,都重视对“读读背背”中的格言的熟记和一定程度上的句义的感知;教学”短文”都能围绕练习进行.

  在教学策略方法上,“读读背背”部分,都重视兴趣的激发和避免单纯的枯燥的读、背,都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格言,积累的目的是运用,在情境中运用能强化积累。谢老师的情境创设和相关的名句联系更为紧密,更容易引起学生对相关格言的联想.“短文”的教学,也都重视在情景中运用“鹏程万里”这一成语,巧妙地让学生理解“鹏程万里”的意思。“大鹏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之外”是理解的难点,谢老师指导学生联系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使学生比较顺利地突破短文理解上的难点,但在突破难点之后没在展开。傅老师用画面情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难点突破后多侧面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鹏是一种什么鸟,虽然不是理解的难点,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体现主要信息的筛选,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指导自主学习时老师应做要求的提示,反馈时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傅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谢老师剩了五分钟,如果把这些时间分到格言的诵读和短文信息的筛选上,或短文练习1后半题的发表见解上,效果也会更好.

  短文具有检测功能,既然是检测,应以独立学习为主,而不能以合作学习为主,也不宜一老师的导为主。这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教学研讨会上的评课发言稿】相关文章:

1.语文公开教学周评课会上的发言稿

2.初中数学下学期研讨会听评课学习的教学反思

3.《晚上的太阳》评课稿

4.高三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5.在老师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6.在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演讲稿

7.教学评课评语

8.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