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结学说的演绎
《美妇人》无疑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演绎。劳伦斯描写了作为生身母亲的波琳对于两个儿子不健康的爱情心理。首先是她对亨利和克劳迪娅的爱情感到嫉妒,成功地棒打鸳鸯后逼死了大儿子。小儿子罗伯特就成了替代品。母亲刻意保持着年轻美丽的外表,白天养精蓄锐,晚上“一旦罗伯特回到家中,仿佛砰地一下,连接着她的意志力和面孔的那条神秘的细线立刻绷紧了,那双原本疲惫憔悴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喝过餐后咖啡,他俩就一起研究收藏着的一套十分奇特的古代墨西哥法律文件,度过了许多个美妙的夜晚”,“几乎像一个神甫在同一个年轻的女学生交谈”,说明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宛如情人一般。她甚至认为小儿子是冰箱里的鱼,侄女西斯是想把他捞起的猫,对任何接近罗伯特的女人她都视为情敌。她想占有罗伯特一直到死,只有她死他们才能结婚。她在精神上和感情上占有儿子,甚至把儿子想象成理想中丈夫的样子。使得儿子感情上被母亲迷惑住,经济上又依赖着母亲。直到死前还没有放弃对儿子感情的破坏,她甚至把财产用于自己建纪念馆。
《艾米莉》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和演绎了弗洛伊德的情节学说——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父亲对女儿的占有体现在禁止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父亲曾经手执马鞭“赶走了所有的青年男子”,使得自己的女儿无法在适当的年龄谈婚论嫁,后又因为门庭的败落,更让艾米莉没有机会寻觅伴侣。这就使得艾米莉对父亲的依赖更为深刻了,直到自己的父亲去世,她还留着父亲的肖像画,不肯把尸体处理好,正当官员要诉诸法律和武力时,她才垮下来,埋葬了父亲。可见艾米莉对父亲的不舍已经超越了正常的父女之情,她试图留住父亲的尸体,正如后来留住心爱的人的尸体一样,死也不能分离。小说中对于艾米莉和父亲的关系有一段生动的描写:“长久以来,我们把这一家人一直看作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三、创作手法
一个是英国现代主义文豪一个是美国现代主义大师,风格特点虽不尽相同,但在很多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通过二者在创作手法上的比较也再次印证了劳伦斯短篇小说继往开来的现实主义风格。《艾米莉》的写作特点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福克纳运用了意识流与蒙太奇的创作手法,颠倒了故事整个的时间和空间,并站在镇上居民的视角观察整个故事情节。在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却不失新颖与独特。虽说劳伦斯传统的写作方法以心理独白而闻名,可短篇小说《美妇人》却是他的一个大胆尝试,即通过第三人称西斯的眼睛来观察和主宰故事情节。我们也不再看到普通的心理独白和简单的常规性第一人称叙述,取而代之的却是新颖的情节安排和叙事结构。首先,劳伦斯的情节安排有着一定的特点。仔细看来,《美妇人》的情节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的情节是通过女主人公波琳的侄女西斯逐渐发现波琳那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展现的。后半部分的情节讲述了西斯的报复和对男主人公的成功解救。其次,劳伦斯还通过描写人物其他方面,例如语言、行动乃至环境来体现真实的心理活动,这无疑是劳伦斯写作技巧上的一个突破,这对劳伦斯式的传统手法未尝不是一次重大的颠覆与崭新的尝试。而这一写作手法正是福克纳常用的技巧。二者又一次不谋而合。其次,在对女性统治地位的厌恶与抗争过程中,两个短篇共同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虽然艾米莉是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她的死又充满了讽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来说不痛不痒,更有甚者把她当作一个倒下的纪念碑去敬慕,可是人们的这种冷漠加上讽刺效果,反而流露出了作者对这样一个悲剧人物的无奈与怜悯的情感。这与劳伦斯对波琳的讽刺很相像,只不过劳伦斯笔下的讽刺所引发的情感更为复杂,他的讽刺曾经是恨,也有爱与疑惑,正同作者自身经历的一样。这虽与福克纳的讽刺有些不同,但我们通过《美妇人》结尾发现作者几次描写波琳为“可怜的波琳”时,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个讽刺最终还是成为了同情的讽刺。所谓殊途同归,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都一样:被父母剥夺了爱的权利。讽刺的最后还是演绎成为同情与反省,引发了作者对悲剧人物命运的感叹,不但他们自己在反省着这些女人的悲剧根源所在,而且也留给了读者们无尽的反思。
四、综述
在劳伦斯的众多作品当中,现代主义风格特点虽说并不明显,但《美妇人》等短篇小说却不失为这位短篇小说巨匠的崭新尝试。这也使得劳伦斯成为世人称颂的“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的称号名副其实。通过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这一典型现代主义风格著作的比较,对比出了劳伦斯独特新颖的创作主题与技巧。使得我们对劳伦斯的作品意义与风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是短篇小说《美妇人》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对女性统治意识的抨击与反省的论文】相关文章:
1.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2.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3.统治的造句
4.抨击的解释及造句
6.精英意识的论文
7.环保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