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女性符码与女性规训》(2)

时间:2021-08-31

二、女性符码的规训

  符码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是具有意义结构的,而且这个意义结构不仅仅是自身存在,它还会与我们沟通,还会引导我们的行为,塑造我们的习惯。或者说,对我们的身体、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训。波伏娃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语“女人不是天生为女人的,而是变成女人的”波伏娃(法)著,陶铁柱译《第二性》,第37页,中国书籍出版社。“要被人看成女人,就必须具备大家所公认的女性气质,而这种气质作为现实是既神秘又令人信服的。那么这种气质是卵巢里的某种特质,还是柏拉图式的本质,亦即是哲学想象的产物?仅凭沙沙作响的裙子,就可以把这种本质带到人间来吗?”同上,第8页。女性符码从这个意义上建构了具有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女性。女性符码的规训过程,或者说被注入到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犹如一济针液注入人的体内一样,开始被血液吸收,并在全身循环以致发挥药效,但符码的注射与此不同的是,它可以终身有效,而且可以自身再生产。

(一)女性符码的纵向规训

  女性符码的纵向规训是一种历时性规训,其意指在女性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女性从幼年到成年过程中的规训。在整个规训历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女性的历时性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1幼年阶段

  在一个女孩最初能够领会父母的意旨的时候,就会懵懂地感觉到父母在女孩概念上给予了一个定义。会隐约地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女孩与男孩的不同,在某些事物上,会听到父母经常说的“一个女孩子家,不能……、不要……、不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学校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同样是按符码来操作,比如女孩玩的玩具一般是布娃娃、小动物,男孩的则是钢枪、汽车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女孩扮演的是居家者,而男孩则是外出者等等。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符码被注入到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中。父母从穿衣打扮会明显把你标示出作为一个女孩的特性。你也开始认同这种打扮的方式,并且逐渐习惯父母所说的哪些是女孩子做的,哪些不是该女孩子做的。女性符码的规训历程也逐渐引入到你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之中。

  2青春期阶段

  到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的时候,女性符码会更进一步的渗透到你的生活中。女性与男性身体的差异逐渐明显,在这个时期女性的性格特征逐渐被女性符码所规训,所谓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知书达理是这一时期的符码特征,这些符码逐渐浸入到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中,这些符码也成为这一时期女性的标语。与男孩的距离感在这个时期也被呈现出来,一些女孩在行为上会有意识地将自己区别于男孩,并在这些区隔化的符码意义下开始与男性化拉开距离,女性符码的规训在这一时期已经走上正轨并继续延伸。

  3成年阶段

  到女性成年之后,女性符码已经在其内心思想和外在行为上发挥其绝对的威力,能否成为符码规定下的女性会给成年女性自身带来喜悦和痛苦。所以成年女性自身恪守着女性符码的规训。在家庭内部相夫教子,在外则遵循女性符码的职业角色。在这个时期与前两个时期不同的是,符码的家庭开始在生育性生产中发挥其作用。因为符码不仅仅是被生产出来,它作为一种文化因素还能够再生产。卡西尔认为,人、符号、文化是三位一体的。罗兰·巴特也指出,符号既是人类的社会文化活动,也是由这些社会化活动所产生出来的社会文化关系的产物,又是它们不断运作和不断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和中介因素。(Barthes.R1970a:1970b;1985)。家庭再生产不仅仅是生产劳动力,同样也是文化的再生产的场所,女性符码在女性成年或成家后开始对下一代的女性进行符码的规训,女性符码也开始了下一轮的乃至永恒的规训。

(二)女性符码的横向规训

  在任何一个社会体制下,都存在一套对女性群体规训的女性符码,存在一个女性的职业角色,女性的家庭角色。这一社会角色符码执行了对社会对女性的横向规训,其中主要是群体的规训,群体中承担这一任务的又主要是同辈群体。女性会为了在群体中得到认可甚至赞扬,就会按照符码的要求把自己规训成女性符码所要求的'气质形象,群体作为行码规训的背后的力量和无形的巨大的。符码的横向规训担当了文化认同的警察,因为符码不仅规训了自身,还担当着监视和评判她人规训的检察官。如果说一个女人从事的不是女性所“应该”从事的职业,假如一个女人如若从事了女性符码之外的男性职业,她的周围群体的人就会加以评说或限制。或者说一个女人在家不伺候丈夫或教育孩子,而在职场叱咤风云,往往会在女性群体的内部被视为异类,也不会被同辈男性所认可,所以会成为一群风光的孤独者。

(三)女性符码的多维规训

  多维的女性规训,在这里的意思是除了上述女性符码对女性个体的纵向规训和社会群体的横向规训之外,还有多维的规训,或者说综合的规训,是一种除了纵向和横向之外的网络规训。这种女性符码的规训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因为符码本身具有沟通和指示的意义或力量。而且这种符码规训的力量并不仅仅是像波伏娃一样是从男性单维角度被规训的,女性也并不是一些女性主义者所说的是男性的奴隶,与男性的区隔化是女性符码对女性规训的一个方面,用福柯的话语描述,女性符码是多谱系的,我们可以在男性缺场的情况下定义女性,这样女性则是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符码规训系统,是大写女性全景监狱下的对女人的彻底监禁。

(四)女性符码规训过程中的另类

  在女性符码对女性的规训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被规训为社会背景下“合格主体”,符码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无穷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否则就没有符码的再造了。女性规训中出现的不符合女性符码意义的女性,在某种情况下会被视为另类她们试图摆脱女性符码对自身的束缚,如上个世纪末的“女强人”,到今天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或接受(但也许女性符码规训下异类的孤独感依然存在)。当前女性符码对女性规训的异类最明显的代表被认为是超女李宇春的形象,李宇春的帅气引起字谜们一阵阵狂呼和尖叫,但是在普通大众眼里,可谓是毁誉参半。不过在很多男性眼里,李宇春的形象是负面的,甚至有人对其调侃认为李宇春可以为计划生育委员会代言,广告词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尽管也有男性歌迷的存在,李宇春的女性支持者占多数。笔者对她的歌迷和反对者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其中女性认同李宇春的比例(896%)大大高于男性认同的比例(360%),而女性不认同的比例(48%)则远远少于男性的比例(610%)。”〔2〕在一个科技和信息同样发达的社会,传媒中的女性符码成为女性规训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渠道,在平民造星的运动过程中,传统女性符码所规训的女性形象也遭到了挑战,这种挑战的结果之一是新形象失败,另一结果则是在舆论斗争中重新创造为新的女性符码,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女性形象的去性别化。也许真会有那么一天,男女两性之间的区隔化符码会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女性行码规训下的另类有可能被否认(如变性人、异装癖等,她们虽然前者在身体上,后者在着装上显现出某些女性符码,但最终还是不会被女性的概念所认可),也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