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内容(2)

时间:2021-08-31

2.教师有尊重学生的意识,但缺乏尊重学生的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在组织教学和管理班级时,您是否看重教师的权威:68.9%的教师认为注意树立教师的权威形象,偶尔也能听听学生的意见,19.2%的教师不太看重教师的权威;有人讲“学生学与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教师没有必要为此承担责任”,这种观点78%的教师不赞同。64%的教师认为“对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34.8%的教师认为生气时难免出现,可以原谅,只有1.3的教师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78.4%的教师认为当学生在公开场合对您的观点或要求提出质疑时,愿意与学生共同讨论;61.8%的教师完全由学生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干部;在按照教师认定的恶劣程度选出4项最恶劣的教师行为问题中,有72.7%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66.7%的教师选择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58.7%的教师选择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53.9%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上结果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应尊重并公平地对待教育对象。

  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按照教师行为发生量或者发生频度的大小选出教师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4项问题中,有76.6%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60.8%的教师选择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求不严、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47.6%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是否有给支持或帮助过您工作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这样的想法问题中,有73.7%的教师从来没有过,经常有的是2.2%、偶然有的是24.2%;84%的教师选择曾给予他喜欢的某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关于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2.5%的教师认为学生在纪律或学业等方面表现太差,教师忍无可忍,对其进行强烈的批评或其它形式的处罚,从而引发矛盾或冲突、59.7%的教师认为有的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学生不满、4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引起教师的反感。以上结果反映出很多教师在工作实际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与爱护,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或公平地对待学生,有违《规范》的要求,引起师生间的矛盾,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育。

3.教师期望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但缺失合作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否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问题中,26.3%教师能做到、66.3%教师基本上能做到;在教育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主要原因是:48.4%的教师认为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28.9%的教师认为学校或教研室风气不正;教师与教师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6.0%教师认为是教师间在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分配奖金和住房等方面发生了关系各自切身利益的冲突、71.6%教师认为是有的教师本位主义倾向严重,遇事只从自己的工作或所领导的班级利益出发,不考虑全局、56.5%教师认为为了在工作竞争中争得较好名次,不互相支持与合作。以上结果反映出教师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期望有一个良好的学校和教研风气,不认同个人本位主义等,均表现出努力做好工作的良好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经常面临的情况是:59.8%的教师认为多数人采取漠然的态度、32.4%的教师认为大家真诚向您祝贺、学习。当其他教师在学生中散布贬低您的言行的态度是:49.9%的教师不予理睬、43.3%教师虽然痛恨,但一般不采取同样的方式反击,而在教师群体中寻找解决的办法;面对当前升学压力,教师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46.2%的教师认为以互相支持和合作为主,在少数方面竞争、28.7%的教师认为以竞争为主,互相支持和合作的空间和范围极小、只有17.5%的教师认为完全可能进行全面的互相支持与台作;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上遇到困难时,首先想采取的办法是:45.8%的教师选择自己认真思考,摸索解决的办法、40.4%的教师请与此相关教师或者教研室的同志会诊、帮助解决。以上结果反映出当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多数还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取得成绩也多半靠孤军奋战,难以提升层次。教师这种缺乏合作意识状况的改善,还要期待社会和学校为教师创设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建立科学、可行的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安全的、健康的环境。

4.教师渴望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却没有很好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81.6%的教师把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看成是教师的一种义务;当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方法或者管理班级的方式提出意见或建议,25.7%的教师非常欢迎家长提出意见、67.6%的教师认为可以与家长讨论、交流、只有1.3%的教师非常反感,立即反击或作出解释;有人建议学校中的每个班都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65.2%的教师认为想法是好的,现在还实行不了、32.2%的教师认为应当立即推广实施。当您本人或您的家庭遇到困难,而您学生的家长又有能力解决您或您家庭的困难,您采取的办法是:9.3%的教师选择顺理成章地找这些学生的家长帮助解决、38%的教师选择坚决避免找这些学生的家长、18.4%的教师选择如果学生表现好,可以找他们的家长,如果学习表现不好,就不找他们的家长、34.3%的教师选择实在没办法时,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期望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但是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教师经常把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找到学校,进行批评、训斥,36.5%的教师认为方法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36.3%的教师认为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和方法、27.2%的教师认为对有些类型的家长必须采取这种方法;教师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92%的教师认为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着某些偏见向教师提出批评意见、87.9%的教师认为家长与教师间沟通太少,互相不理解、68.2%的教师认为有些家长对子女不负责任,不能配合学校工作;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87.9%的教师打电话、26.6%的请家长到学校来;在您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教师行为的问题中,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22.9%的教师选择以不友好的态度对待差生的家长。以上结果反映出有很多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价值定位和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不能够正确的对待家长、缺乏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导致沟通障碍。5.教师有学习提升的意识,但缺乏实际的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否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问题中,26.3%的教师选择能做到、66.3%的教师选择基本上能做到、6.3%的教师教熟的课不备;您更喜欢用的方式备课方式:58.5%的教师选择先各自写好自己的教案,教研室在一起讨论,最后各自修改完成、27.6%的教师选择独自完成、13.8%的教师选择轮流指定一个人先写出教案,教研室在一起讨论修改,最后大家均采用同一教案;对继续进修提高的态度是:54.6%的教师觉得有必要,但又因精力、时间、条件有限,无法实施、44.3%的教师选择有强烈的紧迫感,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1.1%的教师选择现在还能胜任工作,将来再说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上遇到困难时,首先想采取的办法是:45.8%的教师选择自己认真思考,摸索解决的办法、40。4%的教师选择请与此相关教师或者教研室的同志会诊,帮助解决;7.1%的教师选择从有关的书籍里找解决办法;5.4%的教师选择找自己要好的朋友谈谈。

  以上结果反映出多数教师能够做到对工作负责,认真备课,也期望教师间能够相互合作,不断完善教学;对进修提高有紧迫感,也在努力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学习。但是,也发现很多教师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没有正确理解学习的意义和内涵、过分追求学习的形式、狭隘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学习的方法不够科学,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出现问题的原因除了教师自身努力不够之外,学校或相关部门缺乏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进修学习的激励机制和健全的保障制度、没有处理好“长效”和眼前“代价”的关系。公务员之家

  由于调查问卷方法的局限,我们在分析时,主要依据能搜集到的有限数据及获得的有限信息,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地反映师德的现状。但是,它却能从一线教师身上获得最真实的信息,相信这些信息会对我们了解新《规范》实施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即时采取相应措施等提供参考。因此,建议各有关部门应重视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对于教师来说,层次鲜明、要求具体、明确可行的师德规范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加强监督和保障制度建设;寻求有效的践行途径和方法,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内容】相关文章:

1.职业道德的论文内容

2.职业道德论文内容

3.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

4.电大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5.教师职业道德参考论文

6.教师职业道德的论文

7.教师职业道德摘要论文

8.教师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