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时间:2021-08-31

  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aoo4y号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好局面。对熟悉经贸知识、了解国际惯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世后有7种人才走俏,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目前,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大量人才。人事部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本世纪初我国急需的人才中,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对外经济往来非常频繁,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广东的外贸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国际服务意识、工作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沟通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必须是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既通晓外语又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2.1课程设置模块化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社会未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复合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英语模块,后经专门用途英语过渡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本专业全部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

  1)语言类课程模块。这是本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模块,通过英语听说、综合英语、写作及翻译等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2)商务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强调通过一系列涉外商务、贸易、金融、营销、管理、商法等课程的学习及校外实习,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商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本模块是学生赖以实现其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及日后从事商务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电脑从事涉外商务活动及使用其他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4)公共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本模块课程主要是选修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拓展专业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以上五个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2.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

  1)针对语言类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英语语音强化训练、英语口语强化训练、英语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2)针对商务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缮制、商务见习、商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针对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办公软件操作及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

  2.3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过渡”

  周济部长在2002年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 为此,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场所、提供真实的就业演练舞台,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实现学校一就业的“零过渡期”。

  2.4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