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的伦理问题分析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从伦理的维度重新思考视觉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视觉设计的伦理问题不能简单地由视觉设计来承担,一方面是由于大众文化与消费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人们还没有真正具备应对市场经济变化和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适应新形势下伦理要求的游戏规则,也就是目前伦理学界时常提起的所谓“结构伦理”和“制度伦理”。况且,设计也会有法律法规无法触及的死角,所以视觉设计不能将责任全然推卸给经济利益体、监管机构、强势媒体和受众的欲望。虽然设计体现的是它的工具性,但操纵这一工具的是处在各种关系中有欲望的人。所以有必要从伦理的维度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视觉设计,针对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

1。视觉设计的人性化问题

  人性化设计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尽管我们提得很多,但概念始终是模糊的。人性化设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也就是说设计必须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为宗旨,并在此宗旨下繁衍出具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各种需求。但诛不知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伦理观已经单向度地发展成为“人类中心论”的危险境地,人类将满足自身的需求视为天经地义的同时却忽视了生存的真正含义,生存应是保证与自然共生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的存在法则。应在与自然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的人类最根本的伦理。可见人的欲望并非都是合理的,这正如为什么色情暴力的图像泛滥是因为存在看的需求一样,设计只有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但今天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已造成致命的伦理危机。为了满足人的视觉欲望,视觉设计不但借助于高技术媒介制造出大量的人为的视觉符号,同时也在改造原有的自然形象。五光十色的影像,无处不在的广告向我们传输着虚幻的图景,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使自然景象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今天视觉形象的过度生产与消费,使我们身陷富裕甚至过剩的视觉文化中,但又感到某种视觉要求的匮乏与丢失,

  ③以至于人们试图到未经人化的自然和野外去寻求天然本原的视觉体验,逃避刻意的人为的形象世界的逼促,需要平淡自然的视觉关怀,这种视觉悖论正是所谓人性化设计的结果,遗憾的是今天可给予我们视觉自由的形象空间已越来越小,人为符号对自然符号空间的挤压,已对我们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威胁。所以视觉设计的人性化必须具有更大的伦理视野,必须消解传统设计学理论中对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认识,摈弃人类中心论,才能使设计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构建起良好的视觉生态环境。

2。视觉设计的和谐化问题

  视觉设计的和谐突出表现在处理好功能与审美、感性与理性、功利与责任等关系问题上。但和谐化只表现为事物彼此之间的存在形式,它所隐含的深层的问题便是对设计“度”的把握。“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对事物的质与量的规定性的探讨,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的分别考察,科学方法论要求我们上升到“度”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解决和谐问题。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和谐。因此视觉设计应确立和强化“度”的意识,学会用“度”的辩证法指导实践,全面地、辩证地认识问题。视觉设计的“度”有三个向度,一是物质的构成定律;二是法律的道德规范;三是主体的“自觉”与“自控”。对物质构成定律的把握,需要我们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加深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对法律道德规范的把握,可通过强化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法律道德规范意识,而主体的“自觉”与“自控”则是“度”的能动的表现,具体的实践,是度的最高形式。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只有设计主体在道德修养中节制,克服贪欲,对今天及未来有自觉的伦理约束,在寻求视觉感观满足的同时不忘社会性的批判精神,以健全的人格坚守设计的适中、适度原则,才能真正协调好功能与审美、感性与理性、功利与责任等多重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设计的和谐。

3。视觉设计的审美化问题

  视觉设计虽然以功能性为前提,但同样不能忽视设计审美的价值以及对其进行伦理的阐释。今天图像的广泛传播,使文化产生了“视觉转向”,视觉文化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巨大,直接表现在视觉设计中审美的嬗变,这种嬗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审美的庸俗化。今天视觉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力求使原有高高在上的由少数人拥有的审美活动通过通俗化的方式,广泛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芸芸众生得以共享,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大众的审美和文明意识。通俗不等于庸俗,但图像时代的“眼球经济”、“快感经济”促使视觉设计偏离了通俗的本意,走向了庸俗化,造成今天大量低俗的视觉产品充斥于各类媒体,不但没有使大众的审美能力因视觉文化的到来得以提升反而锐减了。

  二是审美的感性化。“写—读”时代,人们更多地通过“文字语言”的方式把握世界,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媒介来想象和理解脑子中的形象,今天的视觉文化一方面使我们的感知经验得到全面的提升,形象有了直观的阐释,审美的体验得到极大的丰富,另一方面又由于视觉设计过于关注感官欲望的开发与满足,拉近了审美客体与人的本能欲望之间的距离,由于审美距离的消失,审美由“沉入式”向“投入式转变,依重于当下的感观刺激,失去了意蕴,深度感和终极关怀也随之消失。

  三是审美的大众化。今天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个性的张扬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但现实并非都如我们所愿。由于强大的技术与媒体的支持,图像的大量复制与传播已经泛滥,人们接受的大多是复制品而非原创之作,导致审美实践与审美观念的千篇一律。特别是广告的审美消费示范不但没有让我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反使我们更加地平庸和大众化。

  ⑤我们失去了自己的视角,常常用他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失去了主体的自由意识,审美个性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消解了。因此当下视觉设计的审美问题,迫使我们对其审美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呼吁设计要给视觉以更多的审美关怀。4。视觉设计的教化问题

  视觉设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我们应该意识到今天的图像特别是经媒介传播的视觉符号广泛地制约着我们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视觉品味,审美价值判断,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大量动画影像中的暴力行为的耳闻目染使孩子们不再对血腥和痛苦感到震惊,反而视残忍为娱乐,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长期接受物质至上的肤浅广告,不但钝化了主体的审美能力,并在其引导和教化下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的视觉设计将其教化功能应用在激发人们的潜在欲望,引导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上发挥到极至,已严重偏离了社会的伦理规范。视觉设计固然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并非是唯一的目的,用积极健康的人类文明去教化、规范和约束人类的行为是视觉设计必须实现的社会效益。设计不仅仅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技术,更应该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它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伦理。因此可以看出视觉设计如果只是对商业利润负责的话,实是一种违背伦理准则的行为,设计必须拿起教化的武器,对现代视觉设计文化进行反拨与修正,使视觉伦理得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