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计量与计价论文(2)

时间:2021-08-31

  工程计量与计价论文【2】

  摘要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给排水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教学为例,从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接受能力、就业岗位需求出发,讨论了合理设定教学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内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给排水;计量计价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高专的工程类专业中普遍开设了计量与计价课程,这是对应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的,是十分有必要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1.1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形势下,高职高专的学苗素质水平有了较大变化,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与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和就业岗位群相适应了。因此,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考核、标准怎么定就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课题。

  1.2新兴教学方法的滥用近十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很多高职院校在大量课程中都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但事实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把钥匙,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缺少合适的教材在教学中,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教材。现在计量计价类教材普遍按照学科大类编写,如土建类、安装类、水利类、路桥类。虽然都是计量计价课程,但专业特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也应是各有侧重的,而上述编写方式编写的教材往往存在着内容空洞,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无侧重点,尤其是安装类涵盖十多个专业,一本书一般都至少涉及6~8个专业的计量与计价内容的介绍,有限的篇幅下无法做到精讲,这样的教材是不适合初学者使用的。此外,工程造价有很强的地区差别,法律法规、定额、清单计价规范每隔几年就有更新,因此,教材的时效性、地域性很重要。

2教学改革实践

  2.1确定合适的教学标准

  按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标准是当今高职高专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之一。近十几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知识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的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必须要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教学标准应按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接受能力及就业岗位需求制订。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强,而且这个层次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行业一线,也不需要过高的理论素养,所以,应降低理论教学的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多讲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操作,少讲较难的理论。

  2.2构建课程体系

  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的依据和导向。工程造价类课程只有课堂上的教师授课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还应有课程设计、软件教学等环节。在讲授完全部课程内容之后,应安排集中的实训周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完整的工程预算、强化训练。教师要精心选择难度适宜的、完整的工程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比如让学生做一个高速公路某收费站的安装预算,图纸难度不大,又比较完整,是很适合初学者练习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独立完成,以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提高造价文件编制的能力和技巧。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采取答疑的方式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并有一套考核办法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工计算造价已经越来越少了,各种帮助造价员提高工作效率的造价软件涌现出来,培养学生具备一种造价软件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电算是手段,手算是基础,在学生理解了手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软件就会轻松地多,学而不惑。软件的学习也以实训周的形式集中培训为宜。

  2.3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政策性强、实用强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国家法规、政策保持一致性。所以,应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模式有两种,即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自从2003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以来,在工程承发包中普遍采用清单计价模式。该规范先后经过两次修订,虽然日臻成熟,但是,在新的计价体系中,定额计价在计价方法中仍然具有基础地位的作用[1]。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而且应该先讲作为基础的定额计价,再讲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单计价,才符合学生对事物认知的基本规律。基于上述理念,在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设计被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第二大模块介绍定额计价,第三大模块是在定额计价的基础上延伸重点介绍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费用组成和定额的使用,在接下来的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个模块中分别以工程案例的形式解析两大计价方法的异同。工程案例的选择是关键因素,教师应掌握好案例的难度和数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逐步从了解、理解到彻底掌握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及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中,我们选择了建筑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采暖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市政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主要的案例教学章节,每章都安排了1~2个典型案例,分别带领学生进行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文件的编制练习。

  2.4编写合适的“时令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的必要物品,是课上教师传道授业,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的重要资料。由于目前市面上教材的上述缺陷及造价类课程性质的特殊性,解决教材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任课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教学目标、本地区的编制依据自行编制适合教学的教材或讲义。教材内容的筛选应从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需求出发,才能切实做到让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学有所用。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过多理论的学习反而会事倍功半。因此,高职高专教材理论内容不需要长篇大论,够用即可,重点要放在实操部分。从历届给排水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岗位需求来看,大多是从事水暖电的安装工程预算及市政管网工程预算,所以教师在筛选教学内容时主要注重了这几个方面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的介绍,同时结合地区特点和现行政策,编写了《安装及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一书,并在教学中及时根据行业动向修订相关内容。

  2.5改革教学方法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模块的教学中,很显然应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这一模块中则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为一门课程的初学者,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重视并上好第一堂课[2]。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先把问题抛给学生,比如要建一幢宿舍楼有哪些步骤、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紧接着可以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教师应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给予适当地启发。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把基本建设的程序、建设项目的划分、工程造价及其计价依据等基本知识传递给学生了,同时使学生了解了这门课程的性质,明确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不枯燥而又印象深刻。在工程量计算及套价环节则应以案例教学为主,以建筑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个只有5~6个不同卫生器具的典型卫生间为例,在识图的基础上,对照图纸带领学生计算工程量,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穿插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讲解,这就避免了单纯地介绍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枯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去学习工程量计算规则了。然后,增加难度,再通过一个稍复杂的案例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计量与计价的方法与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框架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3结语

  工程计量与计价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是一门需要教师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和知识体系的课程。目前,在教学标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改进,笔者仅仅是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如何更好地将造价类课程传授给学生并让其能够学以致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