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能力策略研究-论文(6)

时间:2021-08-31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及专业发展,以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以

  及满足不断提高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2.完善与革新当前的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机制,最大程度地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

  2.有利于促进高

  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3.有助于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此观念的全新诠释。

实践意义:

  1.教师层面。为青年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欠缺之处并为此进行自我教育提供帮助。

  2.学校层面。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支持。

  3.教育层面。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最根本的措施。

四、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研究是在中国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的背景下,按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影响教学能力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的逻辑顺序,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概述文章创新之处。

  首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得出我国现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

  其次,从青年教师、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方面的影响重点进行分析。从理念层面与制度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最终得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现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提出有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也被称为历史文献,是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研究方法。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繁多的文献资料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并分析这些数据,进而做出恰当的使用。它是搜集资料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方法。查阅有关教学能力的专著和文献,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网、EBSCOHOST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学位等相关网站的内容,收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源再进行阅读、筛选和整理,从中梳理出关于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的理论成果,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本文要研究的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明确本研究要调查的教学能力现状的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其核心思想,了解其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研究的进展、程度,找出空缺点或研究不足之处,以备不断完善。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被称为“书面调查”,或称“充填法”。是以书面的方式搜集所

  需材料的调查手段。是以向调查对象征发表单,填补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此间 接获取信息和材料。调查问卷有代填式和自填式两个类型。代填式分为电话和访 问两种;自填式分为直接发送、报纸调查和邮局邮寄三种。问卷为结构型问卷,针对青年教师这个调查群体,将问卷设计为两种类型,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学历、教龄、职称等

  (2)主体部分:

  由封闭式问题(选择题),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态度等; 问卷回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补充,并请相关老师进一步矫正,最 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针对被调查学校的相关对象进行发放。

3.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称面谈法,是指通过采访者和受访者面对面交谈来获取被访对象的行为和心理。访谈有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之分。本研究主要采取非正式访谈,访谈对象主要由校或院领导、个别青年教师组成。

五、创新之处

  1.从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角度分析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比较全面的总结出影响因素;

  2.从个体、学校、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三方面分别提出对应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采用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预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

六、研究内容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1) 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青年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并统计。

  2) 采用非正式访谈的形式,对较好联系的个别领导则采取邮件或电话的谈形式。收集谈话内容。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青年教师个人因素择业心态与教学热情

  教师道德与责任心知识结构与转化能力

  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动机

  2) 学校因素

  重引进轻培养的培养形势

  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欠缺有效的激励助长机制

  缺乏有效的教学工作管理与监督

  校风及教师群体的集群效应

  3) 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因素

  列举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列举教育政策

篇四: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总结

  非常感谢我院给的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在本门课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叶志明、郑用琏、姚小玲、李尚志等老师的精彩讲课。

  刚开始在选课网络上看到“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这门课程的时候,它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入职的时间已有7年多,但是得到前辈的指导和此类学习东西并不能满足我自身的成长需要。“七年之痒”也让我步入职业倦怠期,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了本门课程。学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收获很多,感慨也很多,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略述一二。

一、课程主要内容

  两个月的课程转瞬即逝,中间由于网络的原因还停了20天的课。但老师们的精彩表现令我念念不忘,最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60%以上课程的学习。

  第一至四节是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主讲的《如何当好一名高校教师》;第五至八节是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郑用琏教授主讲的《课堂的磁力来自哪里——浅谈驾驭课堂的动力与能力》;第九至十一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主讲的《如何讲好一门课》;第十二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数学的李尚志教授主讲的《案例教学法——通过有招学无招》;第十三节至十六节的内容时《课堂教学气氛掌控方法》。

  以上便是您讲课的大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