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着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团体辅导对于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来说具有改善人际关系、改变行为方式、提升自我认知、激发个体潜能和优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团体辅导自身的显著特性,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影响力、决断力、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团体辅导;职业核心能力;生涯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体制也逐步由“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的迅猛增长,加上高校专业调整滞后而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化,“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随之出现。201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就创造了惊人的历史新高,由2005年的338万人上升到了现在的749万人,10年间总人数翻了一倍还要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引起了政府、民众和社会各界广泛的高度关注。面对着严峻的外部就业环境,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悖论:一方面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却存在着用人单位“人难找”的现象。透过这一供需矛盾现象,背后却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国当前人力资源已经由学历本位逐步转向了能力本位,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从1972年德国人梅腾斯教授在《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关键能力”(KeySkills)的概念以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就已经成为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职业核心能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称谓,诸如关键能力、核心技能、基本技能、通用能力、共同技能、通用能力、核心能力等。无论称谓有何不同,其本质内涵可以归结为:“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也即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为了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社会“能力本位教育”的时代要求,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3年又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归结为八个模块,涵盖了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和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两大领域,从而构建起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市场观念淡薄、前瞻意识缺乏,从而导致我国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历经多次改革,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传统,轻创新”的弊端。广大教师仍然遵循“知识本位”的原则,按照沿袭几千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要求,做好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凭和证书固然重要,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跳脱出单一知识层面,逐渐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迈进。如果教师仍然只是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只能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只会“纸上谈兵”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剧烈变动的庸才,从而进一步加剧就业危机。
(二)注重课堂教学,淡化实践锻炼
我国几千年以来传统的教育基本上都保持了“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进而采用了以教师“满堂灌”、学生“拼命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依靠外部强塞硬灌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严重扼杀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意识,进而丧失在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创新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教育应当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体系,只有随时与社会保持交流、沟通,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大学教育继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就必然会导致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无法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
(三)关注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却呈现出了严重的滞后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些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毕业学生越来越多,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学科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无法适应市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大学培养人才必须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能够顺利实现就业,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终身学习和未来职业转换的需要。
(四)强调智力发展,弱化素质培养
21世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部分师生还没有从学业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的意识中转变过来,还没有认识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诸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道德约束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如果我们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意识,就不可能培养出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