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的自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病媒生物防制的自查报告1

  自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我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如下总结:

病媒生物防制的自查报告

一、加大宣传力度,防制“四害”意识深入人心。

  我所配备了健康教育兼职一名(由陈珍负责),在全所范围内宣传病媒生物防制常识,使全所干部职工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保证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防制措施,确保除害工作取得实效。

  1、灭蚊:

  全所各个科室集中人力、物力对“四害”猖獗的部位进行消杀。今年入夏以来,我所消杀主要采用药物消杀的方法。为保证消杀药物的安全有效,药品由综合科统一向市创卫办采购。

  消杀范围:各办公室、厨房、餐厅、下水道、厕所等部位。

  2、灭鼠:

  我所的灭鼠工作以科室为基本单位,由综合科肖楠统一组织、负责发动相关人员在统一时间统一投药。为安全起见,药品由综合科统一采购国家允许使用的氯敌鼠抗凝血类药物,对投药后发现的死鼠在指定地点统一掩埋或焚烧。

  消杀范围:所办公楼内外环境杂物堆放处;楼前楼后、下水道的鼠洞;厨房、餐厅鼠洞处;各办公室阴暗角落处。

  此外,为防止鼠患,综合科安排专人将垃圾日产日清,从而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在室内室外和院落有鼠洞的及时堵塞并设置相应的防鼠设施,

  3、灭蝇:

  投入一定的经费置办灭蝇药物、器械;控制好下水道、洗手台、洗菜台等积水容器;及时清理剩饭剩菜等食品垃圾,保证苍蝇不超标。

  查杀范围:各办公室、厨房、餐厅、厕所、垃圾箱处等。

  4、灭蟑:

  在室内室外各个潮湿角落放置灭蟑药物,对于投药后发现的死蟑螂统一焚烧。

  查杀范围:厨房、餐厅、厕所、垃圾箱等部位。

三、我所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所领导把“灭四害”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并安排综合科将“灭四害”工作落到实处。设置了一名健康教育兼职负责具体工作,切实将除害防病工作提高到增强全所干部职工身体素质、提高我所生产力的高度。

  2、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综合科深入发动全所干部职工,大造声势,营造良好的除害氛围,大打除害歼灭战。

  3、加大投入,保障后勤。

  我所划拨一定的资金在病媒生物防制消杀药品和器械的购置和投放上,保证消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4、落实责任,严格执行。

  将“除四害”工作具体落实到各个科室,并由综合科负责督促和检查,使“除四害”工作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

  虽然我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已经出现成效,但是“除四害”任务艰巨,还需努力。下阶段,我所将继续坚持以环境防治为主,化学、物理方法为辅的综合措施,做到防与灭相结合,突击查杀与长期巩固相结合,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深入长久地开展下去,为我市的创卫工作添砖加瓦。

病媒生物防制的自查报告2

  为消除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省、市、县关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20xx年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全国爱卫会、卫生部制定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标准》为依据,以治理环境卫生、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重点,以科学防治为手段,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力度,把病媒生物密度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有效控制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在对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治理措施,完善垃圾处理、公厕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孳生地处理率xx%以上,治理后合格率xx%以上;各类场所环境治理设施完善,防护设施的合格率xx%以上。

  (一)灭鼠工作:

  大力开展综合防治,消灭鼠类孳生环境,进一步完善防、灭鼠设施。通过开展春、秋两季的突击灭鼠活动,逐步降低鼠密度,力争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

  (二)灭蟑螂工作:

  突出重点,加强对特殊行业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对灭蟑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按有关法规强制性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把蟑螂密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以内。

  (三)灭蝇工作:

  大力推动城乡环境治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大对蝇类孳生场所的治理力度,消除蝇类孳生环境,强化综合性防治手段,控制主要蝇种的密度。

  (四)灭蚊工作:

  加强对蚊虫孳生场所的综合治理,对大、中、小型水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消除蚊虫孳生场所,消杀越冬成蚊,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

三、防治标准。

  (一)灭鼠标准。

  1、15㎡标准房间布入20cmx20cm滑石粉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阳性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外环境随机检查累计20xx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蟑螂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房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三)灭蚊标准。

  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和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不超过1只。

  (四)灭蝇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他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检出率不超过3%。

四、时间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

  1、制订方案。

  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实际,制订下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2、广泛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有效阵地,深入广泛地宣传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技术培训。

  组织对全镇病媒生物防制队伍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

  4、经费落实。

  各单位、各村(居)委会要按规定落实病媒生物防制经费,保证工作的需要。

  (二)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防鼠防蝇设施。(xx月xx日—xx月xx日)

  1、结合xx月份爱国卫生活动月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彻底地进行环境卫生清扫,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2、在室内以堵洞抹缝为手段,消除蟑迹。

  3、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的门窗、墙壁洞缝、下水道、地沟及通风口等处,均应安装防鼠设施,重点单位应做好防蝇设施(纱门、纱窗、风帘、灭蝇灯等)。

  (三)集中杀灭病媒生物。(xx月xx日—xx月xx日)

  1、灭鼠工作。

  全年组织春、秋两季突击灭鼠活动。春季灭鼠集中投药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5日 (雨天顺延)。秋季灭鼠集中投药时间为xx月xx日至xx月xx日。严格按照"五统一、五不漏"要求,实行少量、多点、全程饱和的投药方法,确保灭鼠效果。灭鼠前后开展鼠密度监测,进行效果评估。

  2、灭蟑螂工作。

  xx—xx月、xx—xx月,组织开展二次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进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扩大。

  3、灭蚊工作。

  xx月份前,做好灭蚊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抓好大中小型水体及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综合防治。

  4、环境整治。

  xx、xx月份,结合秋冬季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搞好环境治理,消除蝇类孳生地,做好垃圾、粪便的消纳处理,对重点孳生场所采取长远治本措施、全面进行防治。

  (四)查缺补漏、总结阶段。(xxz月xx日—xx日,xx月xx日—xx日)

  1、严格细致地对环境卫生治理、防鼠、防蝇设施及投药杀灭病媒生物工作进行检查,做好自查自纠,查缺补漏工作。

  2、对重点场所、重要地段的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有针对性地投放消杀药物,了解杀灭效果,确保病媒生物密度达标。

  3、对全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总结,收集整理各项资料,科学归档。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各站办所主任为成员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领导,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为预防疾病流行和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全年工作的重点,把病媒生物防制与卫生创建活动有机结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一部署,规范运作。

  全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卫生院负责病媒生物的密度监测和疫情监测,并对各类医疗机构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公卫办和经济发展办负责对餐饮服务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工商所负责对食品流通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城镇规划建设环保站负责对垃圾转运站和处理厂、公厕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中心校负责对各学校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农技农技畜牧水产推广中心负责农户和农田灭鼠的组织协调;其他成员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相关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合理安排防制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的需要。

  (三)治本清源、综合防治。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是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的关键环节,是治本的根本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抓住治理环境这个重点,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把环境综合治理贯穿于防治工作的始终,科学的根据病媒生物的生态特点进行综合防治,同时,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防治效率。要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的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以及参与配合的积极性;各村(居)委会制定不少于10条的宣传标语并张贴,中心校组织书写板报,力争做到全民动员、深入宣传,营造浓厚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氛围。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实效。

  镇党委政府将组织人员对各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检查,对达标单位给予表扬,对行动不力、效果不佳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