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精选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窗边的小豆豆》精选读后感1

  可能年纪见长,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总能吸引我,可能是太没有自信自己未来能做好一位合格的母亲,总是渴望能够储备更多关于教育的理念。

《窗边的小豆豆》精选读后感

  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上,我们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他们更优秀。而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有优秀的目标,自然就会有不优秀的对比。对于这一类不属于社会标准中的坏孩子或者”怪孩子”,他们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排斥,甚至指责,更甚者是诋毁。在中国,最常见的也是成绩至上论。而我们习以为常。

  在小林宗作校长的巴学园中,没有谁与众不同,没有谁格格不入,更没有谁有优劣之别。更重要的是,这些巴学园里的生活和学习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编造,动心吗?简直太动心了。

  我曾经并不优秀。但小小年纪也不知哪里来的好胜心,让我不甘于此,希望能跻身于优等生的行列,终归达成了目标,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卑怯懦,对自己的能力始终缺乏坚定的信任,即便已经准备得多么充足,依然会自我怀疑。到现在,也不曾彻底脱离这种情绪。姜领导曾说,我因为对自己不自信,所以别人一说,就容易动摇,对自己的数据也不相信是正确的。是的,多么痛恨那样的自己。

  而在巴学园中,那些曾被视为问题少年的学生,他们从未自卑过,他们健康成长并且在长大后诸多人成为精英,给人一种信念,没有谁是真的问题少年,只要教育得当,谁都是人才。

  好好保护孩子的人格,对于他们需要更加宽容,也需要更多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而我们却不自知。

《窗边的小豆豆》精选读后感2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非常淘气,在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在上课的时候,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后来,她没把桌子弄出声音来,却一直站在那里,原来是为了和宣传艺人打招呼。还有……还有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因为她太淘气了,所以别的学生都受到了影响。她不得不退学。于是,她转学了,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这本书称赞了小林宗作的美好心灵。我觉得他的心灵非常美好,也非常爱孩子,他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把爱传播给孩子,让他们快乐成长。小豆豆是个性格开朗,喜爱和同伴们一起玩的孩子。不仅这样,小豆豆还是个不嘲笑他人的孩子。小豆豆这一种不嘲笑他人的品格,不仅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反,有的人,却凭自己家里很富有,就经常买一些名牌的衣服,穿回学校炫耀自己的衣服有多亮,而看到哪个同班同学穿得不比自好,就嘲笑那个同学。我要学习小豆豆那样,不嘲笑他人,多帮助同学。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窗边的小豆豆》精选读后感3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新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封面是粉红色的,那句'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的话,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想起了小姨当年送我的那本没有版权、印制粗糙的'小豆豆'。小豆豆的故事,早已模糊不清,我记住的是当年阅读的温馨和感动。如今重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也不知道现在热哈利?波特的孩是否还会为小豆豆那些小小不言的淘气动心,真正动心的倒是我们,少年时代的记忆只要有一扇窗口打开,就会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有人把《窗边的小豆豆》说成'成年人的童话',把它和时下流行的几米系列、麦兜麦唛系列混为一谈,并说什么'成人的童话很美好,成人的童话很无奈'。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小豆豆并不是成人的童话,而是讲述成人的童年往事,我们这些成年人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属于自己的过去,而小孩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现在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它和童话一样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童年绝不等同于童话,童年始终是真实的,而童话纯属杜撰。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读这本书,弥补这种遗憾。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

  多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孩时,那个时候看着他(她),我一定会回忆起这本书,想起小豆豆曾经给我带来的这份恒久的感动,还有对当今教育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