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太姥山导游词5篇(2)

时间:2021-08-31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三)

  宁德概况: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我国“黄金海岸”的中段,宝岛海峡西岸,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宝岛省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宁德南连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省温州市,西临南平市,东与宝岛省隔海相望。新设立的地级宁德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全境包括蕉城区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屏南县、周宁县、柘荣县以及福安市和福鼎市。土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人口320多万人,其中畲民族人口17万人,占全省畲民族人口的1/2,全国的1/4,全国最大的畲民族聚居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30万人。

  境内山水灵秀,有许多闻名海内外的风光名胜。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这里石奇、洞异、峰险、雾幻,素有“海上仙都”之美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南鸳鸯溪,溪内的白水洋“水上广场”有“天下绝景”之称;霞浦杨家溪水秀流长,山野风清,被称之“海国桃源”;全国佛教重点寺观宁德支提山支提寺历史悠久,被称为“海内第一禅林”;周宁九龙际瀑布群气势磅礴,被赞为“华东少有,福建第一”等。

  闽东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据芦坪岗考古发现,闽东在距今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霞浦黄瓜山贝丘文化遗址发掘表明,在距今3500—4000年前后境内就有一定规模的闽越族先民生息劳动。闽东夏、商时属古扬州,周为七闽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闽东与古越文化一脉相承,属东南沿海印纹陶文化系统。早在秦汉时期即有容成子、太姥和霍童真人在境内太姥山和霍童山修道成仙的传说,南北朝时期闽东为道教金丹派的重要修炼场所;唐代时佛教在境内发展迅速,出现佛教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等高僧;清代始天主教在闽东迅速传播,一些地方设立了教堂、修道院等。闽东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宗教活动场所1479处,宗教信徒20多万人。构成了闽东文化独特的内涵和特色。朱熹、陆游、文天祥、冯梦龙、戚继光等都曾在此留下踪迹、诗文。出现过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镇守海疆的宝岛总兵甘国宝,著述《晞发集》的爱国诗人谢翱,中国天主教传教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等。

  福鼎概况:福鼎地处福建东北部,与浙江苍南、泰顺两县交界,北距浙江温州94公里,走高速大约一个小时就够了,南距福建省省会福州市224公里,走高速大约两个小时;与宝岛基隆港仅隔42海里。福鼎全市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其中汉族占了93%其余为畲民族、回族等。

  福鼎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战国时期已经是七闽的一部分(注:七闽是指周朝时期散居在现在福建省和浙江南部的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名称一直沿用到北宋时期知道南宋起,福建有了8个建州级制,即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兴化军,故称“八闽”)。晋太康二年(公元282年即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入温麻县,清雍正年间,州升为府,府下置霞浦县,乾隆四年,从霞浦县分出,独立出来设县福鼎县。据说县名还是取自太姥山的覆鼎峰,因“覆”与“福”谐音,故称“福鼎”县城设在桐山,因桐山多产桐树而又被称为“桐城”。1995年撤县立市。目前福鼎下辖10个镇,三个乡,三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开发区。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四)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太姥山的传说:太姥山原来叫才山,传说山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一户很贫穷的人家,家里人都盼望能变富人。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他,山上有个神仙,他会给人们带来财富,穷人马上上路了,来到了山顶,穷人找到了神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神仙一挥手说:“你已经变富了,你可以回去了。”穷人谢了后,就回家了,穷人一回到家,大吃一惊,草房变成了豪华的大楼,老婆和儿子在金子了游泳,过了几天,穷人想起了神仙就去看望他,来到了山顶才发现神仙已经去世了。为了感谢老神仙,穷人把才山改名为太姥山。游客朋友们这就是

  太姥山美丽的传说,太姥山的景点有很多,有玉兔观潮、骆驼峰、金龟爬壁、一线天。

  进了太姥山,乘上专用车,就可以去登山入口,登上山,大家就可以看到骆驼峰,它的形状像骆驼的驼峰;走过骆驼峰,就到了金龟爬壁,大家请看,那只金色的乌龟在石壁上缓缓的爬;还有一线天,走过去时要小心,胖的别进去,不然的话,你就会被卡在岩石缝中。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五)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我们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我们所游览的时间将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请看,鳌园门口设置了一个大圆盘,这儿每逢农历九月天文大潮时,海水便会从洞中灌入,迅速涨满圆盘四周,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而整个鳌园就像一朵洁白的睡莲静卧在海面上,富有情趣,这一含蓄的设计足见陈嘉庚先生的用心良苦。

  各位来宾,大家请看,这纪念碑正对面的屏壁上,正中刻着博物观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有五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宝岛省全图》这种雕塑形式称平雕或线雕,它倾注了陈嘉庚先生为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美好愿望,我们坚信,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宝岛的实施不会遥远,炎黄子孙大团聚的一天终会到来,这是陈嘉庚先生的愿望,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愿望!陈嘉庚生前曾说过,等鳌园完工后,要在其西北侧造一个公园,为了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9月动工建嘉庚公园,于1994年在陈嘉庚诞辰120年之际向游客开放,其公园中还有与鳌园同时期完工的鳌亭与命世亭。

  各位来宾,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那么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