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购实践及启示论文(2)

时间:2021-08-31

  篇二: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体系的探究

  如何科学合理地采购印刷型外刊是当前图书馆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针对各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体系的工作,是期刊馆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依据和动力。

  一、高校图书馆采购外刊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采购外刊评价体系的意义

  外刊的品种丰富但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图书馆都面临着经费紧缺的问题,多数高校都对外刊的订购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制定合理的期刊评价指标,为期刊的采购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依据,优化馆藏期刊的体系结构,做出体现期刊存在价值的指标。并优化馆藏结构,使其能更大限度做出符合现代学科建设的需要评价体系。尽管多数图书馆都对期刊的采购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并架构了一些数学模型,但是仍然不符合图书馆的实践特征。国家对于期刊选购的指标是非常具体的,但是各高校图书馆的研究都十分分散独立的,各个学校制定的采购政策大都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评价指标。

  (二)高校图书馆采购外刊评价体系的现状

  期刊价格的不断攀升和高校图书馆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问题。期刊使用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期刊的使用数据作为订购和削减期刊的依据上。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isonger,在决定期刊采购的时候运用多重标准和指标,提出期刊的排序和影响因素也是期刊采购时所要考虑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各大高校加大了对全文数据库的数据引进,对原有的印刷型期刊的购置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对期刊的采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是研究期刊采购的原则,来调整相应馆藏期刊,国内对于外文期刊的采购原则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对于外刊采购的策略。传统模式的期刊采购原则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原则、系统和完整性原则的。在网络条件下的随着电子期刊的出现和引进,各大高校图书馆也要考虑相应的电子期刊资源的情况分析和研究。

  在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体系的指标,主要考虑到外刊的质量和外刊的使用效率和学科结构及功能框架的研究,传统图书馆的期刊采购大多数是凭借图书馆内部的工作人员从事期刊采购的实践经验和一些交流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的,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所以期刊评价体系的决策模型的建立,就是为了这些问题而诞生的,对相应的标准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2]

  二、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都会将要评价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控制和管理,系统中是由各个集合因素的评价对象来确立的,这些因素被统称为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是一套能够全面反映所评价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的,并且各指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集合。

  (一)高校图书馆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期刊评价体系的指标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都是通过专业人员的推荐、期刊的购买量、期刊对教学的支持力度、期刊成本和在业界的影响力、期刊的稳定性和连载性是否良好来决定是否购买而进行评选的。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活动和科研服务来提高相应服务质量的。期刊也是如此,各高校图书馆购置期刊的偏重方向主要是由各学校内部的课程量来决定的,当学校内的课程设置发生变化时,期刊采购的偏重也要相应作出调整。各高校内的专业课程众多,除了对图书馆内的期刊采购除了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之外,还需要有重点的对期刊进行评测。[3]

  而各高校内部的外文期刊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学校内部科研活动和研究生的教学指导工作,所以外文期刊的采购主要还是服务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以及专业性非常强的重点学科的人群。图书馆采购外文期刊还要从科研的角度分析外刊的购置方向,各学科专业所应用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大不相同,对于外文期刊的需求度也是大不相同的。期刊对于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的支持主要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研究项目和国家级研究项目等。

  (二)高校图书馆外刊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

  外文期刊的采购要考虑本图书馆内部读者的需求,由于外文期刊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要根据各外刊的读者数量来作为参考,还要听取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的意见来评选期刊。经常使用外刊的专家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专家之外,专业人士还包括:重点专业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和科研人员以及图书馆管理员。

  期刊的使用率一直是各高校图书馆对外文期刊评选的重要指标。主要是统计那些被本馆内经常阅读和使用的期刊种类,以及这些期刊的使用的频率。每个领域内都有影响力非常大的核心期刊,这些核心期刊是指那些文章质量和学术水平高,以及能够反映出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的和科研成果的发展动态。[4]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

  高校图书馆的采购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往往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德尔菲法是确定期刊采购评价体系的有效方法。

  使用德尔菲法来确定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体系的具体流程是:确定目标、制定调查计划、确定专业人士和专家的名单、发函、然后回收调查表进行分析、多次反馈之后综合处理调查结果、确定结构。

  专家的选择是德尔菲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德尔菲法的专家都必须具备非常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或者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购和馆藏业务的负责人等。

  为了得到详细的影响期刊采购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获得相应的内容,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研究目的、背景材料预先制定的采购期刊的评价指标。

  (四)高校图书馆采购印刷型外刊指标体系权重

  确定权重系数是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具体的确定方式是根据计算权数时根据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主观赋权法主要是专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判断得出的结论,这种方法使用较早,但是缺乏客观性。客观赋权法主要是依据各指标在评价单位中的相关信息数据来形成的,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能力,所以此类方法的客观性是非常强的,但是计算方式太过复杂,不利于应用推广。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采购期刊评价综述

  高校图书馆的评价体系的具体目标是用有限的资金,采购到最全面、最新的印刷型外文期刊。针对这个目标,要求采购人员应该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现有外文期刊情况,结合大学科研与教学的需求,设计合理化的评价体系。面对价格增长的外文期刊,更是对高校图书馆情报部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力求在保留原有印刷型外文期刊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具有实用性的外文期刊,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的系统性。这是一个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外文期刊采购原则

  外文期刊的采购要符合高校自身的教学目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全面性,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校图书馆的评价体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采用实用性原则是外文期刊采购的基本原则。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出发,引入文献的资源要根据当年的评选期刊指标来决定,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购评价体系的协调性。同时,有几方面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对期刊质量的要求,是高校图书馆采购外文期刊的基本要求,采购外文期刊目的在于转变高校自身的学风,丰富馆藏。因此要求从出版单位、文摘率来控制外文期刊的质量,方能保证高校图书馆评价体系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重视学科结构和功能框架

  实用性是高校图书馆采购外文期刊的第一原则。针对这个原则,需要相关采购人员能够综合分析期刊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外文期刊采购的科学性,从数据中选择较为实用的外文期刊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采购外文刊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根据高校本身的学科设置来选择合适的文献。专家的推荐是提高高校图书馆协调性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相应讲座,开展专家听取会,能够提高外文期刊采购的合理性,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外文期刊的重复问题,并筛选出核心的期刊进行重点的评价工作。

  (三)期刊选订的决策模型

  选订期刊应该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为了摆脱数据的片面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前期应该做一个量化分析,经过长期的调查,能够使期刊的选订更具科学化。缺乏计划性也恰恰是高校图书馆评价体系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评价指标方面,过于简单与抽象,会造成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购工作流于表面,甚至陷入僵化的局面。因此要求从实际出发,将外文期刊的采购工作尽量具体化,并且外部信息也是避免决策事物的有效途径,根据使用率、价格的变动情况,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全面的评价指标。

  四、结束语

  外文期刊在高校图书馆的评选问题一直是图书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各高校图书馆如何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来评选相应的期刊,对于提高读者的对期刊的使用率和节约经费、提升期刊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