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柔性化配送中心特点研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我国柔性化配送中心现状及其建设意义

  1.我国柔性化配送中心现状。柔性化配送中心所追求的是配送中心物流网络资源的快速、动态、优化规划与组合,合理运作机制的形成,可促使配送中心各种资源同步协调运作的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及配送中心响应灵敏性的提高。目前我国柔性化配送中心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1)缺乏整体柔性的观念。所谓整体柔性是指整个配送中心作为一个系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任务的能力。物流作业是由终端用户需求驱动的,需求的多样性使配送中心只有在作业量、作业形式及作业时间等方面进行同步动态调整才能取得竞争优势。配送中心必须对生产计划、信息处理、组织管理、设备维护、客户服务等各个部门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调整,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和谐的运行体系。

  (2)片面追求高新技术,忽视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可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而与之相对应的配送中心管理模式是高新技术发挥效力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管理模式可提高技术应用效果,单纯强调高新技术应用而没有相应合理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全面提升配送中心柔性化作业能力。

  (3)轻视外部环境的作用。配送中心

  直接为终端客户服务,其运作模式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制定的,不能单纯从配送中心自身角度出发,闭门造车式地提升自身响应能力,而应提升配送中心服务的针对性,使自身物流网络资源的柔性适应外部终端客户的柔性需求,同时要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机制和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柔性化配送中心的动态调整要以市场柔性需求为导向,没有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匹配,配送中心自身的柔性特征将无法发挥。

  (4)忽视人在企业系统中的作用。在物流系统中,人的作用应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片面追求硬件柔性,忽视人员的作用,甚至追求无人化作业,不但会增加物流作业成本,也会导致设备柔性不能充分发挥。人的柔性最强,一人多岗、一人多能是提高配送中心柔性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为了保证人员的高素质,必须加强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培训。

  柔性化配送中心是自身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设施装备及作业人员等的有机组合体,只有所有因素协调一致,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系统的整体柔性,目前我国配送中心对自身柔性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尚未认识到柔性的重要性,同时对影响柔性水平的制约因素缺乏了解,对柔性化改造的方式和柔性化配送中心的管理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2.建设柔性化配送中心的意义。建设柔性化配送中心是企业适应当前市场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形势的必然选择。在生产领域,利用柔性化的加工设备组织生产,满足小批量、多批次产品要求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但柔性化物流系统目前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构。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物流服务网络,供应链上各物流节点能根据企业自身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策划、组织与安排差异化物流活动,进而实现企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新型的物流运作模式还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进行不断的摸索。

  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展开,这与我国物流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物流企业对柔性化作用的认识还不全面,单一的作业模式、刚性的作业装备、传统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在面对柔性化作业需求时无法动态地优化配置资源,导致作业成本居高不下,设施利用率不足,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服务领域受限,企业发展缺乏动力,因此建设柔性化配送中心势在必行。

三、柔性化配送中心系统的构建

  柔性化配送中心不是作业量的简单变化,而是物流作业生产计划制订与实施全过程韵动态优化,强调各部门独立自主性和整体协调一致性的统一,在柔性化管理平台控制之下,以作业信息共享、硬件设备动态调配和柔性化管理模式为基础,搭建起可平衡协调配送中心系统资源,满足终端客户柔性化需求的物流系统。

  1.建立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动态物流系统。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的有机整合,形成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系是实现物流运作柔性化的基本保证。商流是配送中心运作的原动力,信息系统将商流信息转化为物流操作信息用于驱动物流设备、设施完成各种物流操作。柔性化配送中心的信息流不单纯是商流和物流之间的简单转化,也不仅仅是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柔性化配送中心要建立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动态物流系统,信息系统在完成数据采集、传递、储存、变更等功能的基础上,要具备二次处理即优化的能力,从而实现配送中心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柔性化配送中心信息流中信息的内涵、流向、流量等受柔性化管理平台智能决策子系统的控制,是作业柔性化、物流网络资源调度柔性化的基础,可根据设备、设施的具体特征对物流作业进行合理调配。为全面提升作业能力,满足多用户、多品种、多批次的配送要求,信息流作为柔性化配送中心的核心,对商流数据的处理不应简单按照商流原有的信息发生时序复制于设备、设施去完成各种物流操作,而应以一定的作业优化策略为基础,进行商流信息的有效整合,形成有利于设备、设施执行的物流作业信息,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损耗完成物流作业。同时信息系统会将设备、设施的特征信息反馈给商流上的业务合作伙伴,以整体最优为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配送中心业务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可及时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在信息透明度不断增强的条件下,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综上所述,柔性化配送中心选择信息系统作为核心主要是因为它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业务整合和资源调度,从而赋予信息流更多业务优化功能,充分利用效益背反规律和效率的顺次放大作用,以信息流最小的投入实现柔性化配送中心整体运作最优。

  2.建立模块化的、可动态组合的硬件基础和作业模式。刚性的物流硬件基础和与之相应的刚性的作业模式不可能实现柔性化运作,系统的灵活性、兼容性必须建立在硬件基础可动态组合的基础之上。因此柔性化配送中心应对物流硬件基础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改造,采用单元化组成模式,形成若干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的作业单元,作业单元可独立实现一定的物流功能。应尽可能地将这些作业单元标准化,同时要求作业单元具有良好的外部接口,可实现多种类、多数量作业单元的集成连接,快速搭建成具有新功能的物流作业系统,形成新的作业能力,满足新的作业要求。某些种类的作业单元应可以进行简单复制,以快速形成规模化的作业系统,经济地应对配送中心作业量的变化:某些作业单元应便于拆除,以便进行集中存储,节省场地。作业单元应降低操作人数和对人员的依赖程度,以便进行资源调配:同时应注意平衡各作业单元工时,避免作业过程中产生瓶颈环节,形成无缝化流水作业系统,提高作业效率。依托模块化的可动态组合的物流硬件基础可实现物流作业模式的改变,当配送中心订单发生变动时可实现不同形式的作业流程,以满足不同形式的作业要求。同时要留有必要的缓冲余地,满足设备功能变化的需要。

  3.建立和谐的运行环境,降低损耗。物流系统的运作应尽量减少损耗,系统损耗小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系统整体最优。物流作业损耗形式多样,包括作业时间损耗、作业能量损耗、作业人员工时损耗等,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应调整物流作业节拍,减少各作业环节工位时间差和速度差损耗,避免瓶颈工位的产生。在外部环境变化而需进行工位、作业模式或基础设备、设施调整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选取最佳方案。工位调整可按照变动最小的原则,选取适应性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调换,动静结合,同时考虑场地损耗。

  由于配送中心作业模式复杂,终端客户要求各异,致使降低损耗的形式各不相同。柔性化配送中心应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作业流程和方式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建立和谐的柔性运行环境更应注意系统中瓶颈环节的管理,消除系统中的制约节点,使系统中各子系统平衡协调工作,对于配送中心要注意多个作业区间的接口部分,适当增加缓冲位置,以便系统平衡调配。四、柔性化配送中心构建措施分析

  1.提高各子系统接口柔性。柔性化配送中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在各子系统协调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整体优势,目前电子拣选系统等具有独立功能的子系统的开发已经比较成熟,而如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形成整体的规模运作成为制约柔性化配送中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配送中心在布局上由存储区、拣选区、分拣区等功能作业区组成,各子系统之间要以传输系统、信息系统等为接口,完成作业任务之间的切换和物料转移。柔性化配送中心可采用模块化的单元式传输系统,

  改变过去单一路径、单一流向的传统模式。通过在传输系统中设置转向、缓冲、限位等特殊功能作业单元,实现货物传输多路径、多操作形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商品多品种、不固定节拍、不固定顺序和工作状态、可随机调度特点的柔性传输管理模式。同时利用现代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实现货物的全过程监控,不仅提供货物位置信息,同时还将设备状态信息传入控制系统为下一步作业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2.提高柔性化配送中心的柔性管理水平。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柔性管理可以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的变化,为用户提供质量优良、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应从系统角度出发,打破原有的部门分工边界,采用柔性动态的模块化组织结构并设置标准化的信息传递等外部接口,以便于系统重组;同时应尽量减少管理系统层次,使组织结构扁平化,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多层级组织,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响应速度。应加强信息和综合调度部门的功能和权力,建立以信息和综合调度部门为核心的协调工作体系,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除绝对工作量外,还要考核其为整个配送中心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3.重视柔性化配送中心的综合配套建设。单纯强调配送中心某一部分的功能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产生更多的瓶颈环节,因此柔性化配送中心建设应以满足用户动态需求为主线,构建综合配套的服务体系。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充分利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快速调配和全过程跟踪反馈。

  要兼顾物流一体化建设,充分整合供应链各种资源,建立以柔性化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物流网络体系。

五、结束语

  目前物流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差异化要求越来越高,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的核心节点,其服务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响应时间的缩短、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对配送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柔性化配送中心成为了配送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化配送中心是以柔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物流作业体系,包括以多约束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为基础的作业规划、调度体系以及单元化、可动态组合的硬件系统,从而提高配送中心服务质量,增强配送中心灵活性、兼容性和高效性,适应用户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柔性需求,形成和谐发展的物流运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