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卷题集

时间:2021-08-31

  篇一: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卷题集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Ⅲ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 相律是在完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f=C-P+2 。

  2. 二元系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

  3. 晶体的空间点阵分属于大晶系,其中正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特点为 =900交(任选三种)。

  4. 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

  5..在常温和低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和扭折 等方式。

  6.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5分)

  1. A.B 二组元形成共晶系,则( A )

  A. 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B. 具有亚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C. 具有过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D. 不发生共晶转变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2. 简单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 )

  A. 100% B. 65% C. 52% D.58%

  3. 运用区域熔炼方法可以( D )

  A. 使材料的成分更均匀B.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微观缺陷

  C.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宏观缺陷D. 可以提高金属的纯度

  4. 能进行攀移的位错可能是( B )。

  A. 肖克利位错 B. 弗兰克位错 C. 螺型全位错 D. 前三者都不是

  5. 欲通过形变和再结晶方法获得细晶粒组织,应避免:( A )

  A. 在临界形变量进行塑性变形加工B. 大变形量

  C. 较长的退火时间 D. 较高的退火温度

  6. 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C)。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关系.

  7. 相互作用参数Ω的物理意义是:( A)

  A. Ω>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偏聚 B. Ω>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短程有序

  C. Ω>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完全无序D. Ω<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偏聚

  8. 单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值与( C )有关。

  A. 外力相对于滑移系的取向 B. 拉伸时的屈服应力

  C. 晶体的类型和纯度D. 拉伸时的应力大小

  19. fcc晶体中存在一刃型全位错,其伯氏矢量为[10],滑移面为(111),则位错线方向平2

  行于( B )。

  A. [111] B. [] C. [100] D. [110]

  10.冷变形使金属中产生大量的空位、位错等晶体缺陷,对置换固溶体中的扩散过程而言,

  这些缺陷的存在将导致:( D )

  A. 阻碍原子的移动,减慢扩散过程

  B. 对扩散过程无影响

  C. 有时会加速扩散,有时会减弱扩散

  D. 加速原子的扩散过程

  11.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 D )

  A. 形核率B. 系统自由能增加C. 能量守衡D.过冷度

  12.下列有关固体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存在浓度梯度

  B. 空位扩散是指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从一个间隙跳到另一个间隙

  C. 晶界上点着畸变交大,因而原子迁移阻力较大,所以比晶内的扩散系数要小

  D.成分均匀的材料中也存在着扩散

  13. 纯金属均匀形核时,A.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低,相变驱动力低,因此,形核率低;

  B.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高,相变驱动力高,因此,形核率低;

  C.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低,相变驱动力高,因此,形核率低;

  D.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高,相变驱动力低,因此,形核率低;

  14. 在三元系中出现两相平衡时,若要计算两相的百分数,则:( B)

  A. 在垂直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B. 在水平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C. 在投影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D. 在水平截面上运用重心法则计算

  5. 金属镁的单晶体处于软取向时塑变量可达100%-200%,但其多晶体的塑性很差,其主要

  原因是:( C )

  A. 镁多晶体的晶粒通常较粗大 B. 镁多晶体通常存在裂纹

  C. 镁滑移系通常较少 D. 因为镁是BCC结构,所以脆性大

  16.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之间的关系是:( D )

  A.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交替出现

  B.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能量相同

  C. 层错能越高,不完全位错伯氏矢量的模越小

  D. 不完全位错总是出现在层错和完整晶体的交界处

  17.凝固时不能有效降低晶粒尺寸的是以下那种方法?( B )

  A. 加入形核剂 B. 减小液相的过冷度 C. 对液相进行搅拌

  18.菲克第一定律表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B )变化。

  A. 距离 B. 时间 C. 温度 D. 压力

  19. 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于( D )晶带。

  A. [110] B. [100] C. [211] D. [11]

  20. 在A-B二元固溶体中,当A-B对的能量小于A-A和B-B对的平均能量,该固溶体最易形成为( B )固溶体

  A. 无序 B. 有序 C. 偏聚态 D. 间隙

  三、简答题(20分)

  1. 试述孪生和滑移的异同,比较它们在塑性过程中的作用。(10分)

  答:相同点:

  a.宏观上,都是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 (1分)

  b. 微观上,都是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是晶体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的移动过程;(1分)

  c. 不改变晶体结构。 (1分)

  不同点:

  a. 晶体中的取向

  滑移: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位向相同。

  孪生:已孪生部分和为孪生部分的位向不同,且两者之间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1分)

  b. 位移的量

  滑移:沿滑移方向上原子间距的整倍数,且在一个滑移面上的总位移较大。

  孪生:原子的位移小于孪生方向的原子间距,一般为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1/n。(1分)

  c. 变形方式

  滑移:不均匀切变 孪生:均匀切变 (1分)

  d. 对塑性变形的贡献

  滑移: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很大,即总变形量大。

  孪生:对晶体塑性变形有限,即总变形量小。 (1分)

  e. 变形应力

  滑移:有确定的临界分应力。

  孪生:所需临界分切应力一般高于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 (1分)

  f. 变形条件

  滑移:一般情况先发生滑移变形

  孪生:当滑移变形难以进行时,或晶体对称性很低、变形温度较低、加载速率较高时。 (1分)

  g. 变形机制

  滑移:全位错运动的结果。 孪生:不全位错运动的结果。(1分)

  2. 分析位错的增值机制。(5分)

  2. 答:

  若某滑移面上有一段刃位错AB,它的两端被位错网节点钉住不能运动。(1分)现沿位错b方向加切应力,使位错沿滑移面向前滑移运动,形成一闭合的位错环和位错环内的一小段弯曲位错线。(2分)只要外加应力继续作用,位错环便继续向外扩张,同时环内的弯曲

  位错在线张力作用下又被拉直,恢复到原始状态,并重复以前的运动,络绎不绝地产生新的位错环,从而造成位错的增殖,并使晶体产生可观的滑移量。(2分)

  3. 请简述回复的机制及其驱动力。(5分)

  答:低温机制:空位的消失 (1分)

  中温机制:对应位错的滑移(重排、消失)(1分)

  高温机制:对应多边化(位错的滑移+攀移) (1分) 驱动力:冷变形过程中的存储能(主要是点阵畸变能)。(2分)

  四、计算题(30分,每题10分)

  1、氧化镁(MgO)具有NaCl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

  (1)若其离子半径

  (2)如果rMg2=0.066nm,rO2=0.140nm,则其原子堆积密度为多少? rMg2r2/O=0.41,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

  2. Al-Cu合金相图如图所示,设分配系数K和液相线斜率均为常数,试求:

  (1)ω(Cu)=1%固溶体进行缓慢的正常凝固,当凝固分数为50%时所凝固出的固体成分;

  (2)经过一次区域熔化后在x=5处的固体成分,取熔区宽度l=0.5;

  (3)测得铸件的凝固速率R=3×10-4cm/s,温度梯度G=30℃/cm,扩散系数3×10-5cm/s时,合金凝固时能保持平面界面的最大含铜量。

  3. 有一合金试样其晶界能为0.5J/m2,在退火前原始晶粒直径为2.16×10-3cm,屈服强度为108MPa。对该合金在700℃退火2小时后其屈服强度降低为82MPa。在退火过程中保温1小时时测得该合金放出热量为0.021J/cm3,继续保温1小时测得该合金又放出热量0.014J/cm3。求如果该合金只在700℃保温1小时后的屈服强度。(已知合金单位体积内界面面积Sv与晶粒直径d之间的关系为Sv=2/d,且放出的热量完全由于晶粒长大、晶界总面积减少所致。)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Ⅲ 答案

  五、计算题(30分,每题10分)

  1、氧化镁(MgO)具有NaCl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

  (1)若其离子半径

  (2)如果rMg2=0.066nm,rO2=0.140nm,则其原子堆积密度为多少? rMg2r2/O=0.41,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

  a2(rMg2rO2)0.412nm (3分)

  答:(1)点阵常数

  3(rMg2rO2)4

  Pf0.733a堆积密度 (3分)

  (2)堆积密度会改变,因为Pf与两异号离子半径的比值有关。(4分)

  2. Al-Cu合金相图如图所示,设分配系数K和液相线斜率均为常数,试求:

  (1)ω(Cu)=1%固溶体进行缓慢的正常凝固,当凝固分数为50%时所凝固出的固体成分;

  (2)经过一次区域熔化后在x=5处的固体成分,取熔区宽度l=0.5;

  (3)测得铸件的凝固速率R=3×10-4cm/s,温度梯度G=30℃/cm,扩散系数3×10-5cm/s时,合金凝固时能保持平面界面的最大含铜量。

  答案:根据已知条件,由相图解得:

  k0=S5.620.16 L35.2

  660.37548320 (1分) 0.352

  k01mx(1) 由正常凝固方程:S0k01L,等式两边同除合金密度ρ,得

  x010.010.16(10.5)0.1610.286% (3分) L

  (2) 由区域熔炼方程得 S0k0(1)k

  S011k0expk0x0.1650.01110.16exp0.83% 0.5L

  (3分)

  (3) 保持平直界面的临界条件为

  Gm01k0RDk0

  GDk03031050.1600.18% (3分) Rm1k0310432010.163. 有一合金试样其晶界能为0.5J/m2,在退火前原始晶粒直径为2.16×10-3cm,屈服强度为108MPa。对该合金在700℃退火2小时后其屈服强度降低为82MPa。在退火过程中保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