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竞答答案

时间:2021-08-31

  医学基础知识竞答答案是怎样的?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答案,欢迎阅读。

  单选题

  1.【答案】C。解析:阿司匹林:(1)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解热和缓解各种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月经痛以及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发热。(2)具抗炎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对症治疗。(3)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预防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冠脉血栓、脑血栓、术后血栓以及心肌梗死等。

  2.【答案】B。

  3.【答案】A。解析: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会诱发或加重感染,也会导致结核病灶的扩散,D不能用。且在用药过程中会导致钙磷代谢失衡及骨质疏松,故C不能用,而糖皮质激素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就是会导致高血压,B不能用,故答案为A。

  4.【答案】B。解析:有效量又叫治疗量比最小有效量大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5.【答案】D。解析:毒性反应指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引发的对机体有较严重危害的反应。

  6.【答案】C。解析:安全范围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之一。

  7.【答案】D。解析: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不易跨膜转运。胃酸易导致碱性药物失活。酸化尿液,药物解离增多,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碱化尿液,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8.【答案】B。解析:氯解磷定在体内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而将其中胆碱酯酶游离,恢复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

  9.【答案】B。解析:戊巴比妥剂量由小到大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还可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但戊巴比妥不具抗癫痫作用。

  10.【答案】D。解析: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的生物合成而产生的,镇痛作用则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局部的PG合成而产生的。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A。解析:胰岛素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与水盐代谢无关。皮质醇有促进水排泄的作用,抗利尿激素有促进水重吸收的作用,醛固酮有保钠、排钾和保水的作用。

  14.【答案】A。解析:当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但此时雌激素对下丘脑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使GnRH分泌增多,刺激LH和FSH分泌,以LH的分泌增加最为明显,形成LH峰,它是引发排卵的关键因素。

  15.【答案】D。解析: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16.【答案】B。解析:调节钙代谢的主要激素有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3。

  17.【答案】A。解析:因子Ⅴ(前加速素),也称为易变因子,在血清中可呈现活化状态(过去曾将其活化状态视为因子Ⅵ);而在正常情况下,因子Ⅶ、Ⅹ、Ⅷ均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有限水解而暴露或形成活化中心后,才有酶的活性。故本题目中的凝血因子中,因子Ⅴ是最不稳定的。

  18.【答案】C。解析: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等生理特性。在生理性止血的最后阶段,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有伪足伸入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块收缩,因而发生血凝块回缩。

  19.【答案】D。解析:血液xx存在有十二种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枸橼酸盐由于可以与凝血因子Ⅳ、钙离子相结合,形成不溶的枸橼酸,故可阻断凝血过程,以达到抗凝目的。

  20.【答案】C。解析: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晶体渗透压是总渗透压的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其80%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

  21.【答案】B。解析:选项中所列的几种缓冲对在血浆中都存在,但是其中NaHCO3/H2CO3的量最大,在维持pH值恒定过程中也最为重要。

  22.【答案】D。解析:在凝血因子中除因子Ⅲ(又称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其中因子Ⅱ、Ⅶ、Ⅸ、Ⅹ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D。解析:急性肾盂肾炎是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8.【答案】D。解析:异型性大小是区别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判断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29.【答案】B。解析: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主要侵犯全身结缔组织,最常累及心脏和关节,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

  30.【答案】B。解析:肿瘤实质指的是肿瘤细胞。

  31.【答案】B。解析:风湿病主要是全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风湿性心肌炎的病变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32.【答案】A。解析:肺泡腔中有较多漏出的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和气泡,随着病变的进展,可有一些巨噬细胞浸润并吞噬红细胞,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此时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33.【答案】A。

  34.【答案】D。解析:反应肾小球损伤的试验敏感度依次为血清α1-MG>血清β2-MG>Ccr>Scr、Sur。应选D。

  35.【答案】B。解析: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出血性疾病所致咯血,颜色为鲜红色;左心衰竭所致咯血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二尖瓣狭窄、肺梗死咯血为暗红色;肺炎球菌性肺炎、肺吸虫病咳铁锈色血痰;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性肺炎咳砖红色胶冻样痰。故选B。

  36.【答案】B。解析: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到是否良好。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壁皮下气肿等。肺内空腔或炎症浸润可导致语颤增强。

  37.【答案】D。解析: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为管样呼吸音,常见于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或肺内大空腔如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或胸腔积液。

  38.【答案】A。解析:CK及CK-MB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39.【答案】D。解析:使用太窄或太短的气袖测出的血压值偏高,这就是所谓的“袖带高血压”;如果手臂处于心脏水平位置以下,测量出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反之,抬高手臂在心脏水平之上,测出的血压值就偏低,这些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误差高达10mmHg以上。一般从卧位改为坐位或站位,血压趋向升高,坐位时舒张期血压可能高出大约5mmHg。

  40.【答案】B。解析:中重度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灌注减少,身体会反应性升高血压,同时降低心率提高心输出量,呼吸变得深慢来提高血氧饱和度来保证脑供血供氧,改反应成为cushing反应。

  41.【答案】D。解析:毕奥氏呼吸(Biol)又称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42.【答案】B。解析: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腹部有渗出或病理性液体,液体量一般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约1000ml以上)。

  43.【答案】B。解析:脑颅由8块骨组成,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它们围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Calvaria),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颅腔的底由蝶骨、枕骨、颞骨、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

  44.【答案】B。解析:后脚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

  45.【答案】D。

  46.【答案】D。

  47.【答案】C。

  48.【答案】A。

  49.【答案】D。解析:肺循环起自右心室终于左心房,肺动脉中流动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动脉血。

  50.【答案】D。解析:舒张时防止血液逆流的主要是心室出口处瓣膜,左心室出口的防止返流装置为主动脉口纤维环和主动脉瓣。右心室出口的防止血液返流装置包括肺动脉口纤维环和肺动脉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