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1-08-31

  一、单项选择题:

  A 1、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A 2、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3、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A 4、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申奥宣传片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①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 ②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 而且属于全世界 ③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5、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 9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6、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为世界奉献一个有特 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回答78题。

  B 7、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D 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0、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C 1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D 12、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C 13、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OOO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250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4、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国。同时,外国商人通 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 、天文学、政治等输入中国。这说明

  A.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和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D.外出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一个多种文化共存的星球,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回答15-17题。

  B 15、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D.城乡 文化的差异性

  A 16、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共生,能够

  ①促使不同民族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②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 ④实现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17、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主要表明

  A.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 文化 B.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尊重文 化多样性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D.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D 18、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发展文化交流的事实表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C 19、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B 20、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产生以下影响

  ①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 ②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 ④损害两国的根本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 着中外贸易的发 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 22、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圣诞节、巴西狂欢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A. 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据此回答23-24题。

  C 23、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 24、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

  B.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A 25、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建筑文化的

  A.多样性 B.社会性 C.趋同化倾向 D.积极作用

  B 26、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 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27、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尚祖宗的民族,但许多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继承,值得庆幸的是不乏有珍视古人遗存者。之所以珍视古人遗存,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

  B 28、相约北京从2000年起至今已历六届,每届都有上千名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同台演出,交流技艺。相约北京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这种文化交流

  A.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文化传播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同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C.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D.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 29、应民俗学者建议,我国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

  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复苏传统民俗 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 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30、庆祝民族节日,是 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达。

  A.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B.民族文化 民族情感

  C.民族精神 民族信仰 D.民族生活 民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