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初行状》练习题及翻译

时间:2021-08-31

  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③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④,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 ③北兵:清兵。 ④诔:lěi,祭文。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砥行立节(磨练 ) 以贫客嘉定(客居)

  B.归生与焉(参加) 寻亦竟得脱(竟然)

  C.持觥以寿吾母(为......祝寿) 试辄第一(参加考试)

  D.见称于时(被) 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 ( 几:通“冀”,希望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吴生(即吴其流/吴同初)生平行状的一组是(3分)( C)

  ①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②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

  ③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诛,见称于时。④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⑤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⑥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

  A.①③⑤② B.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A )

  A.开篇一句把吴生与“浮名苟得”的一般文人区别开,说他好古文、砥行立节,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

  B.文章结尾写吴生事母至孝的天伦之情,写作者对亡友的诚笃情谊,对吴母的关心,彼情彼景跃然笔端。

  C.文章介绍了昊生的家世、才学和忠孝思想,既全面地刻画了吴生的形象,又探寻了他忠义行为的原因。

  D.这篇文章,作者时而放笔直抒,时而又点到为止,不论繁简,都具有传神达意、情深意浓的表达效果。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始过昊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载载独坐。(3分)

  (2)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