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2)

时间:2021-08-31

  11.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作用是眉目清楚,避免重叠、交叉的现象发生(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通读文段,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2.从树木栽植具有画意、园林妙在含蓄、遵循画理造园等角度说明了中国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做此题时,注意寻找选文后面几段中的重点句。)

  1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既强调了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要具有画意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自然引出了下文有关树木要有特色的内容;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园林妙在含蓄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此题说明方法不难总结,关键是回答出说明方法的作用。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举例子的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说明事物。)

  14.(1)特点:“具有画意”,“重姿态,不讲品种”,“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2)原因:能突出园林的个体特征,并且存活率大,成长得快。(此题原文中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从第②段中加以提炼即可。)

  15.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优秀的园林管理者对园林的重要作用。(一般赏析语句我们可从结构和内容上赏析。比如在结构上语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是总结全文的作用等。从内容上分析,一般要知道这句话或这段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说明手法、表现手法,突出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6.A(A项在原文中的表述应为“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由此可知,“仿生建筑”包含“仿生物外形”和“像生物一样‘呼吸’”的特征,其范围要大于“会呼吸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