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2)

时间:2021-08-31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我怎能忘记那令人激动无比的升旗仪式? ( 改为陈述句 )

  2、皎洁的月光把池塘照得通亮无比. (改为“被”字句 )

  3、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孙悟空神通广大。小朋友都喜欢他。

七、重排句子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 )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

  ( )商鞅做了秦孝公的丞相后,想立新变法。

  (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人们,如有人将木头移到北门,奖金10金。

  ( )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发是可信的,从而新法得以推行。

  ( )后来,商鞅告示能移动者给予50金。

  ( )终于有个大胆的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

八、阅读乐园(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大闹野猪林》,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并向同学们做推荐。故事题目《 》推荐理由 .

九、课外阅读。(20分)

  (一)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在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雨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给下列词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三顾茅庐(A、转过头看;B、注意,照管;C、拜访)

  (2)青翠欲滴(A、欲望;B、想要;C、将要)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用 比喻 (2分)

  3、细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请写下来:

  (2分)

  4、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短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 。

  ② 。(4分)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十、习作。(35分)

  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字数不超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