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语文的作业试题(4)

时间:2021-08-31

四、语言表达

  14。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了下面的一些话,请阅读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认为政府的屠杀和反动文人的言论会有两种结果,请根据自己对文意的理解,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这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分两层,也就是两种结果,省略号之前写“灭亡”,之后写“革命”。也可结合课文第四部分最后一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来回答。

  【答案】 (一种结果是)全民族在黑暗统治中悲观失望,沉默地走到灭亡。

  (一种结果是)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起来革命,推翻黑暗统治。

  15。下面是某同学日记中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还是遗憾。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看清句子的特点。从整体上看,语段为一组排比句,同时下一句“见了”的对象为上一句遗憾没有见到的对象。抓住这两个特点,注意“遗憾”之前的用词,体现语气上的差别,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没见过草原的辽阔 仍然遗憾 见了草原的辽阔 没见过大漠的广袤 依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