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荒岛余生》阅读练习题(2)

时间:2021-08-31

【实践·拓展】

   八.回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答案:

  22.荒岛余生

  五.1. 鲁滨孙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2. 鲁滨孙虽然身陷绝境,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个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地活下去的理由。 3.①生存问题 ②物质问题 ③精神问题 4.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六.1.①孤单冷清。②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2.不能去掉,“大约”表示不确定,去掉变为确定,不符合情节发展。告诉我们:“我”并没有记清是哪一天上的岸,也促进我开始计算年、月、日。 3.“我”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4.防止忘却登陆时间。 5.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地活下去的决心。 6.有。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这样活着有价值。

  七.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如果换了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的消极想法。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中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那样的绝境中,任何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心理调整,为他在荒岛上顺利地生存下去打好了心理基础,这种自我安慰是值得肯定的,与阿Q的自欺欺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