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一)从生活中了解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比以前难管了,对于教育孩子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个性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孩子比较聪明,总认为自己的智力比别人高一等。爱耍小聪明,往往有了一点小成绩就翘起了尾巴。还有的孩子天生依赖父母,往往家长给孩子辅导或坐在身边,这样孩子就能完成作业,还有很多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二)从教育角度上了解孩子

  孩子的好坏很多都受到家长本身的影响,有的家长往往拿别人家的孩子做个比较,往往唠叨你看看谁家的张某某考了第一,谁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大学,你没有看到自己家孩子的优点,往往孩子自己很努力也很刻苦,让你几句话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现在的孩子都是需要鼓励,他们的心里多么想也得到认可,往往老师和家长的一句话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至孩子破罐子破摔,不爱学习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个,这个是关键。作为我们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最棒的,不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得一点的学习进步都要鼓励他,相信他,认为你行,你就行。这样才能渐渐地孩子懂得学习兴趣。往往学习都是从感兴趣来学习的。孩子这门成绩不好,不见得别的成绩不好。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来认可孩子。在我们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三)从心理素质上了解孩子

  培养一个孩子首先从孩子心理素质来认可,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孩子将来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生活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现在的孩子内心世界受不到任何的讽刺和打击。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做家长的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本身依赖父母心理比较强。往往从一点小事能发觉孩子存在很多问题。你想想你现在整天陪在孩子身边,难道你能跟孩子一辈子吗?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习,要善于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来看待问题。

  (四)从学校教育和老师

  往往孩子需要和老师、家长经常沟通,现在上初一的孩子就有到了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你说一句,他可能十句在等着你,往往战火就在这里发生。作为一个家长首先自己要心平气和,不能打骂和唠叨来墨迹给孩子,那样的效果我想你们都能知道。学习的方法很多,往往每次考试错的题,每个家长抽出点时间给孩子单独写在别的本子上,过几天在重新做,往往这样的作用使他的成绩上升很快。教育的方式很多,方法都是自己来寻找的,你看你用什么办法来适合自己的孩子是最主要的。

  各位家长在对待孩子时一定配合老师、学校、生活来启发孩子的思维,不要由着自己的思路走,有时听听专家怎么分析孩子的心理和教育,你同时也会有很好的启发的,做一个好的家长就得投心实地去和孩子沟通和交流,不要叫孩子认为当父母的对自己很冷淡。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用,还要有尊严。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森林里,住着三个会说话、会跳舞的小精灵。它们乐于助人,也很诚实。一天,住在城里的一位老奶奶准备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孙子。不料,就是老奶奶正走在马路中央时一辆失控的汽车突然向这位老奶奶飞奔而来,其他人都闪开了,谁还能救她呢?就在汽车要撞上时,小精灵们的警报响了,立马飞出了森林,救了老奶奶,又用魔法把汽车修复好了,海拔老奶奶直接送到了医院。小镇的马路恢复了原样,小精灵们也被人们称为“小英雄”。

  我听完这个故事后,爸爸又说:“小丫头,我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奖励一颗糖,答错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听题!晚上,一个盲人提着一盏明灯。请问他在干什么?”

  我回答:“简单。当然是照亮呗!”爸爸继续问:“照亮?给谁照亮?”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回答。

  爸爸终于说出了答案。他说:“盲人在晚上提灯,为的是照亮明人心里的那盏灯。”

  “为什么?”我说,“难道那个盲人有魔力吗?”“不,不是这样的。”爸爸说,“因为明人夜里走路会撞到东西,盲人却不会。”

  我没听懂爸爸这句话的含义,可是,我好想模模糊糊的懂了:人就是这样做的,只需要小小的举动,就能办大事情。

  我已经读四年级了。虽然忘掉了许多事情,可父亲的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可我现在还是不明白父亲在我五岁时对我讲的那句话的含义。我想知道它代表的含义,想问问父亲,就想起了他说要自己研究那句话。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父亲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更能容下矛盾和不平。但他为的是让我也像他一样,长大有出息。

  那天,父亲生日时,当我问他愿望是什么时,父亲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女儿健康、聪明。”我听了父亲的话。觉得好幸福,同时,父亲也在教育我做个好孩子。父亲和我做游戏时,教会了我先苦后甜。他做的工作是教别人开车,自己整天吃苦不怕。我也要学习父亲的精神。能有出息,完成他的愿望。

  爸爸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动圈子,随之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需要有自己的倾诉对象。父母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呆在一起。不要看电视,不要读报纸,也不要听音乐,专心致志地与孩子互相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除他们的疑虑,适时的加以引导。对于工作繁忙的父母来说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应尽量做到,哪怕睡前拿出几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如问问孩子在校一天的学习情况;一天你都做了什么?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句,足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从而增进大人与孩子的沟通,另外,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会给孩子订阅报刊杂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会终生受益,孩子不停地阅读,就永远不停地学习。很多家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我认为倒不如花点时间和孩子进行有益的阅读。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们也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是孩子不看怎么办?”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他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

  孩子能学习吗?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和孩子一起看书,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哪些人物该学习,哪些人物让人讨厌,孩子们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如果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并能得到家长的认可,那么他渐渐地就会喜欢阅读了,玩具很快就会玩腻,而给孩子一辈子都有用的知识,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识,买一张地图,有条件的买一个地球仪放在家里,每当新闻报道到哪个地方就和孩子把那个地方找出来,新闻报道中有喜有悲,地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让孩子知道伊拉克战火纷飞下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让孩子知道日本、美国的富裕,他们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识,若自己没有知识,也是落后的,让孩子明白应该勤奋学习知识。

  做父母的总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兄弟姐妹,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沾污。轻则呵斥,重则打骂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导致自卑的心理,那些迷信于棍棒的父母要好好地反省一下,其实尊重孩子要从家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这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 批评要像春雨一样,既滋润枝叶,又不伤根系。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经常挨打的孩子越是犯错误,因为在他们的心理已经有种潜意识的反抗力量了,而这种力量可不是你的棍棒能改变得了的。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必须从心里入手。在家里不要发号施令,而是采取谈心,提建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建立家庭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到周六、周日白天一起收拾房间,洗衣服,做一周的功课复习。晚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把他们一周来遇到的事情以及孩子在本周的进步与退步等情况做次交流,谁的问题谁负责,谁做得不对,要在下周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