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教育孩子的作文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许多多让我难以忘怀的事。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教育我要学会保护小动物。

  记得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小鸟活泼开朗地唱着“爱之歌”。我却有些不乐意了,因为小鸟叽叽喳喳地把我吵醒了。我便疾步如飞从整洁干净的房间里找来了弹弓。“咚”地一声弹弓上的石子飞快地被我弹了出去,正好打中了正在枝头上尽情歌唱的小鸟,小鸟迅速下降,5秒钟后小鸟落在了我家门口。许多母鸡和公鸡争先恐后地奔来啄那只小鸟,小鸟的身上突然多了几个“洞”,我在阳台上目不转睛地看这场激动人心的“戏”。

  爸爸下班回来了。爸爸看见了,便上楼批评我说:“谁叫你乱打鸟了,你知不知道鸟也有生命,你这样乱伤无辜,长大了到社会里你怎么生活呢?人人看见了你都会避得远远的!”我似懂非懂点点头。爸爸让我自己回房间想一想他是为我好还是害我。当时我觉得不就是一只小鸟嘛!有多新奇,大自然多得是。可是现在想想对!爸爸他是为我好,如果乱伤害小动物生态就会不平衡,人们的幸福生活中就会缺少什么。

  终于我想清楚了,动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精灵,而这小精灵却能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异想天开、不认真工作的人家里养几只动物,异想天开的人会变得踏踏实实,积极工作;好吃怕苦的人家里养几只动物,好吃怕苦的人会变成勤劳,不怕苦不怕累;喜欢富贵,大吃大喝的人,家里养几只动物,喜欢富贵,大吃大喝的人会变得不拘小节,省吃俭用。这是我的想法:动物可爱又漂亮为什么我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它,这不是真正的我。爸爸从小就教育我要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做个好孩子,可是我却乱伤无辜,这是我吗?想到这里我流下了惭愧的眼泪。我知道大自然的动物越来越少了,伤害动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可不想成为这其中的一个。

  第二天,我写好检讨书交给了爸爸,并真诚地向爸爸道了歉。当时爸爸说的话一直记在心中比小刀刻在心里还要牢。“爸爸您说得对,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伤害动物,哪怕动物伤害了我也应该谅解而不是报复。”“女儿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爸爸已经很欣慰,不过你说的话要算数?”“当然算数,不信我们拉钩。”“好,拉钩!”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永远爱这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好爸爸。爸爸,我爱你!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是以一颗童心来观察世界的,也以一颗童心来面对和解读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父母们却总习惯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揣度和约束孩子,这往往使双方之间产生隔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也让父母们失去了很多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为了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

  这本书结合大量案例,通过“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等专题和情境细分,对如何倾听孩子作出了详细探讨。

  本书亦运用大量笔墨,从倾听者和倾诉者两个角度,对如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倾听伙伴关系进行了阐述。例如在游戏一节,父母要在和孩子的游戏中倾听孩子的心声。

  游戏中的倾听的效力取决于孩子的笑。孩子的困窘、畏惧与胆怯会随着笑声消失。一场充满笑声的游戏会给孩子以希望,在孩子和成人之间创造出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气氛。

  另外,父母应让孩子在游戏中始终快活和有优胜感,甚至扮演一个很无能的角色来引孩子发笑。孩子会把父母的积极热情视为对自己的肯定。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慧 儿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也许他们会摔倒在地碰破了皮,也许会因为伙伴的之间误会而伤心哭泣,也许会因为某个愿望未实现而灰心失望。父母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这些事情,即使能够关注,也会因为过度的关注而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因此,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空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翱翔。我们经常会看到低年级的学生家长不但每天接送孩子,而且替他们背书包,一直把孩子送到座位上,甚至就连一个椅垫也要亲自为孩子放好。试想这样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你的照顾,你又会照顾他几时呢?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在上中学的时候,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为了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学习,母亲就连洗袜子的小事也不让孩子做。后来,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母亲又随之在高中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同样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依然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也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最后,孩子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母亲这下总算可以歇歇了。没想到,开学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因为自理能力太差而被迫退学。多么惨痛的教训,多么让人悲哀。一个原本美好的心愿就这样被母亲的极度溺爱给毁掉了。其实大家应该看到,离开了你的怀抱,孩子们也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到的,就像在家里平时不会扫地的孩子在学校为了显示他的才能,也渐渐地学会了。平时很淘气的孩子也会安静地坐下来上课了,其实就是因为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保护,才让孩子永远也长不大,总也离不开你的保护伞。什么东西都要学习才会的,不给孩子机会锻炼他怎么能会?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怕交

  给孩子任务后弄得满身是伤。另外还觉得孩子做不好,笨手笨脚的,让孩子做点事情自己还得在后面跟着收拾,甚至认为孩子一心读好书就够了,但是我们会老的,孩子将来也会有家庭,他离开了你,能独立生活吗?现在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即使他们一次做不好,两次做不会,但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他渐渐地学会了很多事情,给了你很大的意外。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