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教育孩子的作文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招生宣传在各中小学门口铺天盖地,着实让家长无所适从。昨晚儿子同学的家长给我打电话,问到底哪儿的辅导班好?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看得出家长也很着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

  孩子是个性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帮助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家长“教育智慧”的过程。

  二、辅导孩子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从来没有特效药,切忌“急功近利”。辅导班为了个人的利益宣传的“两个月保证进入前十名”、“四十天让孩子提高成绩”、“七天背会3000个单词、’一周会写作文”......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客观的学习规律,好比盖大楼,盖得再高,外表装饰的再华丽,若没有坚实的地基,随时就有可能倒塌,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一切“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因此千万不要被辅导班的宣传所蒙蔽。

  三、辅导孩子没有固定的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化辅导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参考,切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追风。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辅导班,最操心的还是家长,千万不能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万事大吉,家长才是不图回报、不计名利、最贴心的辅导老师。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一转眼,孩子已经步入初中两个月,再也感觉不出来是从前的那个懵懂少年了,孩子变了。如何教育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索和讨论。

  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如什么“狼爸”“虎妈”型;如“不计报酬”型;甚至还有“放任自流”型。不能说哪种方式一定有效果,哪种方式就一定不行,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实施。

  进入初中后,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在建立,身体逐渐长高,思想逐步成熟,简单的按照以前的做法行不通。

  孩子作为一个个体,他有他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无价的,只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才能把他的价值最大化。

  针对孩子的教育,我想要尊重,同时不失权威。简单粗暴的教育没有任何作用。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谁不心疼?以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去。互相尊重是重要的,你不认可他,他又如何尊重你?但是不是一味的由着他的性子来。要让其分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很关键。家长的权威必须要有,这里的权威不是吹胡子瞪眼睛,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要“以理服人”。

  要平等。孩子不是以前那个可以呼来唤去简单的孩子,他需要的更多是理解与支持。如果你还想我是你的父母,一切的事情你必须怎么去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不能放下身段,平等沟通,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平等的概念是真的平等,听取他的意见,相互商量,得出最好的结论,让事实去证明没有问题的时候,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解决。

  要做表率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做法就是父母作为的反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是现在社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择手段去钻营?还是一味向钱看?你的简单的做法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来讲,做的功课并不比孩子少,要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我的父母这么做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按照他们的做法去做是没有问题的,要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

  心态要放正。这个事情涉及到孩子,也和父母有关系。现实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独善其身”?谁不想“光宗耀祖”?谁都想“母凭子贵”。作为父母来讲,首先要有平常心,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暂时的错误可以修正,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细微处观察,认真地去判断并且正确引导使其充满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孩子一定给你丰厚的回报。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翻开孩子的照片,总有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仿佛昨天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今天已经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小学生了。看着孩子的成长,我才深切体会到为什么小时候老师们都说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我明白了! 回头看看孩子成长过程中走过的路,总有一种感觉——我们在和儿子一同成长!为人母之后,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对社会多了许多宽容和爱心,同时感觉更多的是对家庭、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感觉到为人父母并不是一桩简单的学问,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小则言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大则言是祖国的希望。如何浇灌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不断探究的,需要“我们把教育孩子当作一份事业来做”。从孩子出生开始,我读过许多教育孩子的书籍和文章,还订阅了相关的杂志,经常和周围一些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探讨适宜的教育方法,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平时在儿子面前身体力行,力求以正面的榜样行为影响他,教育他。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已经可以看长篇小说了。看到孩子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我觉得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得益于早期的阅读能力。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上进心、责任心。尽管自己工作很忙,但我每天坚持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老师留给我的任务,及时发现与纠正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孩子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和任务,我都努力去完成,最大程度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在这过程中无形地就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也是对孩子学习的支持。平时孩子对于学校、班级的关心和支持很积极。孩子现在是班上的中队长,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突然说了一句:“妈妈,你一直让我早点回来,我怎么对得起肩上的两道杠”,我耐心地问怎么回事,原来我要求孩子下课之后早点回家,可是他是中队长要检查卫生,与我的要求冲突了。我告诉他这种情况下晚点回家也没什么,妈妈支持你的工作,既然我们是中队长就一定要负责任。后来有一天孩子回来对我说:“同学们都走了,我又仔细检查了卫生,今天教室里最干净了,老师明天一定很高兴!” 我被孩子那份童真感动了,更为孩子有责任心而感到自豪,我拥抱着孩子说“你真棒!不愧是中队长”。大人听到赞扬的话语心情都会愉悦很长时间,更何况孩子。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用一些肯定用语和鼓励的话语,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挑战困难的胆量和勇气。

  在注重儿子智能发展的同时,我们深感作为独身子女的德育培养不容忽视,从小养成儿子关爱他人的品德很是重要。在家里我们经常看一些公益广告之类的节目,孩子看完那个“公德比赛现在开始”的广告之后说,要是我一定给老奶奶让座,听了孩子的话,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告诉他人与人需要相互帮助,社会需要关心和爱护。有一次,晚上我带他出去玩,走到一个车棚的门口,看到一位老奶奶吃力地往上走,还住着拐杖,孩子马上跑过去搀着老人,还帮她提着凳子(她们在集体唱圣经),一直送了老远,老人连声说谢谢,周围的人都对孩子赞不绝口,我也及时给与表扬,告诉孩子爱心无价,孩子美滋滋的,像个小英雄。孩子很小我就教育他不能乱堆垃圾,要讲究社会公德,爱护我们的家园。记得孩子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次去安阳体育馆看贝壳展览,在回来的路上我给他买了一杯豆浆,孩子喝完之后把杯子给了我,我顺手就丢在地上。孩子说:“妈妈,不能乱丢垃圾”, 当时听了孩子的话我真是无地自容,马上承认错误,又走回去捡了杯子,带回生活区扔进垃圾桶里。有时我觉得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检验、鞭策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时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镜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在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宽松的成长环境,经常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让他感觉到父母的关爱。我也希望老师能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的爱,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爱心浇灌下健康成长。

  … …

  没有孩子的时候总是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妈妈聚到一起总是谈论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中我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了。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是辛苦的,更是快乐和自豪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需要情感和身心投入的。“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是家长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折射。作为家长,我一直在努力做孩子一生的朋友,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习惯,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