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时间:2021-08-31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媛yuán 绯闻fēi    拧毛巾níng 逸兴遄飞chuán

  B.挣揣chuài   踮脚diān 涮羊肉shuàn 载歌载舞zǎi

  C.殷红yīn 脚癣xuǎn    顷刻间qīng 长歌当哭dàng

  D.腈纶jīng  盘踞 jù   迫击炮pǎi    绿林豪客lù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所选词条有形似字,有多音字,以形声字居多,课内外相结合。“腈”考查声母的,属难度较大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党中央雷霆反腐,继2013年后,2014年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年终收官,更是以曾任中办主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落马震憾收场。

  B.过去一年,雾霾成为老百姓关注最多、诟病最多的环境问题,党中央发起“向雾霾宣战”的号令,“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C. 马云接收香港《南方早报》记者专访,在一个多小时里,嬉笑怒骂,谈笑风声,与记者纵论企业管理、互联网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向。

  D. 王羲之作为“书圣”的名声与影响,可谓妇儒皆知。但这位“书圣”结缘浙江天台上的情况,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天台山主峰华顶山上,曾经树立过王羲之独笔鹅石碑。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应用性强。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语料不仅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还渗透传统文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美联社报到,内阁敷衍了几天,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给国会共和党人的国债上限方案发难,以平息民主党的不满情绪。

  B.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D.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命题意图】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沿用近几年的命题思路,语料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考查的是虚词、成语、熟语。涉及到词语使用的词义与语境不符,感情色彩不符和望文生义等方面。通常4个选项中会有一个词语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往往不会影响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关键是考生要调整好心态,不受生难词语的干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我们看海去》城南旧事》《城南旧影》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语序不当、偷换主语、不合逻辑(否定不当)等语病。语料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5、依次填入下面三副对联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庆新春,欢容满面 ;歌盛世,爱意盈心 。

  ② 桃花扇,万古奇文论语篇。

  ③粉墨辨忠奸,轻歌曼舞皆世态;琴琶 ,急弦缓管尽人情。

  A邻里和 人情美 千秋绝唱 诉悲欢 B人情美 邻里和 千秋绝唱 弹喜怒

  C人情美 邻里和 百年难见 弹喜怒 D人情美 邻里和 百年难见 诉悲欢

  【命题意图】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写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语料不仅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还渗透传统文化。

  【改编】6. 以划线句为例,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开头,仿写句子。(4分)

  2014年春晚上,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为我们留下了思考的音符。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命题意图】考查句式的仿用。该题从《全品高考第二轮专题》中选取,学生在做题时普遍感到熟悉,但编者发现学生只在被动地感受亲情,其实还可以写并肩作战的同学之情。7.根据下列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50个字,5分)

  儿子:妈妈,今年3月8日正好是星期天,3月9号才正式开学。

  妈妈:是啊,这个学期很短,总共还不到四个月。

  儿子:我是说今年“3.8妇女节”不用像去年那样要做很多作业,也不用写感谢信,买节日礼物了。

  妈妈:

  【命题意图】考查语言表达鲜明、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命题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特定语境,能力要求明确,限定中有发挥的空间。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

  给三字经去“糟粕”是权力致命的自负

  山东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各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近年来,传统文化出现了微弱的复苏迹象,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有家长、老师让孩子读经,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蒙学教材。从教育内容多样化、中国文化重建这两个角度,这些努力都是可取的。

  这时候,山东省教育厅却开始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人们的努力进行限制。这个原则人们十分熟悉,看上去也很正确。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是有人来取,有人来去,对于这样的事业,我有两个疑问:谁有能力来“取”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