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三、判断题(100题)

  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3、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4、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7、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8、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9、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行政处罚。(×)

  1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11、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12、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13、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14、辨识危害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15、企业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16、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7、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18、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19、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0、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21、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

  22、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

  2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25、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6、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7、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时,不应认定为工伤。(×)

  2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30、安全监管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3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与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3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

  35、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者拆除。(√)

  36、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37、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8、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9、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4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42、强调安全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生产。(×)

  43、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44、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45、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权利。(√)

  46、只要消灭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47、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4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49、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50、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5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55、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56、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

  57、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58、人体触电后会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但是不可能导致人死亡。(×)

  59、《工伤保险条例》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60、《消防法》规定发现火灾后,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决定是否立即报警。(×)

  61、露天矿山严禁在同一坡面上下双层或多层同时作业。(√)

  6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63、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64、燃点越低的物品越安全。(×)

  65、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66、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

  67、安装和修理电器设备时,除了电工以外禁止带电作业。( × )

  68、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接触粉尘、毒物、噪声、辐射等物理、化学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将会导致职业病(√)

  69、对固态的酸碱进行处理时,必须使用工具辅助操作,不得用手直接操作。 (√)

  70、浓硫酸、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

  71、从业人员在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并从事原工种工作时,可不需接受安全培训。(×)

  72、企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73、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

  74、空氧气瓶和乙炔瓶可以放置在一起。 (×)

  75、冷却法灭火、窒息法灭火、隔离法灭火等灭火方法只能独立使用,不能同时共同使用。(×)

  76、水型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77、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78、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79、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 )

  80、根据火情的不同可采取边扑救、边报警的方法。(√ )

  81、发生火灾,逃跑时最好的办法是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 )

  82、发生火灾时,应坐电梯快速逃生。( × )

  83、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 )

  84、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 )

  85、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 )

  86、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87、电缆接头拆除与装配必须切断电源方可进行作业。(√)

  88、国家规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89、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

  90、雷击不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9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92、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93、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引起注意,但不必立即进行整改。(×)

  9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95、特殊作业人员只要按安环部的指定要求进行入场安全培训,就可以进厂工(×)

  96、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天。(×)

  97、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应每年申报一次。(√)

  9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99、在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作地点,不应饮食和吸烟。(√)

  100、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2020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2020年新安全生产法考试题附答案

2.2020年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3.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

4.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2017

5.安全生产法试题与答案

6.安全生产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7.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8.安全生产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