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

时间:2021-08-31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 ( )

  A、不利

  B、有利

  C、一样

  D、不确定

  2、植物体一般含水量达 ( )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3、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 )

  A、菌丝

  B、根瘤

  C、菌根

  D、子实体

  4、顶极一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的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气候顶极

  5、植物对高原生态环境适应方式是 ( )

  A、形成CO2的储库

  B、光合作用量子效率升高

  C、细胞内叶绿体大、数量少

  D、气孔导度减小、数目增多

  6、粳稻和籼稻属于 ( )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以上都不正确

  7、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 ( )

  A、群集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随机分布

  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数数量为 ( )

  A、大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小于K/2

  9、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以上全部内容

  10、鸟类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鸟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上升

  B、食物质量提高

  C、光照强度增强

  D、日照时间加长

  11、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亡及遭到捕食。旅鼠的减少,使植物量增多,这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 ( )

  A、指数增长

  B、季节性增长

  C、周期增长

  D、逻辑斯谛增长

  12、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 )

  A、生态位

  B、群落水平结构

  C、群落垂直结构

  D、群落外貌

  13、在青草一蚱蜢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上,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多需青草 ( )

  A、500kg

  B、1000kg

  C、5000kg

  D、10000kg

  14、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 ( )

  A、生态学概念的提出

  B、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C、生态学的广泛应用

  D、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

  15、根据地球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划分为 ( )

  A、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

  B、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

  C、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6、下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

  A、鸟与树

  B、青蛙与水稻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17、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 )

  A、种群平衡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生态入侵

  18、关于生物群落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C、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19、饶基耶尔频度定律表明 ( )

  A、属于低级频度的种类通常较多

  B、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高

  C、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低

  D、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少

  20、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B、主动地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C、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进行冬眠

  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阴性湿生植物海绵组织发达,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___ 。

  22、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为群落中的常见种类,包括了除优势种外的一个很大范围的植物种,这样的植物种是___ 。

  23、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岸带、浅海带、上涌带、远海带和___ 等部分。海带、裙带莱、紫菜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在海岸带部分。

  24、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称为___ 。

  25、研究一定区域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是 ___ 。

  26、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___。

  27、按环境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___ 和内环境。

  28、饶基耶尔将地图上同一生活型的地点联合成线,称为___ 。

  29、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一般表现在坡向、坡位、坡度和___ 。

  30、由于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体出现非正常疾病和有害的生理过程,使人类生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叫___ 。

  31、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___ 三类。

  32、在山区,方向有昼夜转换现象的地方性风叫做山 ___ 。

  33、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菌称为___ 。

  34、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___ 。

  35、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区分为干扰竞争和___ 两种类型。

  36、次生演替过程中,若破坏后的群落在保护中不断恢复则叫 ___ 。

  37、群落内由于环境因子水平分布的差距,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型的生物组合叫___。

  38、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首先提出来的。

  39、按群落的代谢特征,演替可分为自养性演替和 ___ 。

  40、在一个群落中,如果频度在21%~80%的物种比例增高的话,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说明 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