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作为我国最早所发现的直立人,如果你偶然穿越并遇见他,你不可能看见( )
A、他会用火烤肉 B、他的手比脚还长 C、他会狩猎 D、他会用打制石器
4、以下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神农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⑤、半坡人
A、②③④⑤① B、②③⑤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⑤④①
5、(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子:“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引自司马迁《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诸侯争霸 B问鼎中原 C.分封衰败 D.天子遭难
6、“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
A齐桓公 B.李冰 C.秦孝公 D.商鞅
7、在我国,被誉为是人文初祖的神话人物,他是( )
A、炎帝和黄帝 B、舜 C、大禹 D、蚩尤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远古时代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 B、远古时代的历史依靠神话和传说传播
C、神话和传说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 D、神话和传说中可能含有合理的历史
9、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室分封某位功臣为诸侯 B.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C.大量奴隶用“泥范铸造法”铸造青铜器 D.奴隶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动生产
10、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其最早诞生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11.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2、 春秋时期,第一个被东周天子确立为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宋襄公 D、齐桓公
13、在古代,人们常用“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时期。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4、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的特权进行批判并加以削减,以下最能体现其思想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确立县制 C、按军功授爵 D、加强刑罚
15、《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了(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旧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大潮
C、太子继位后顺应民心把商鞅处死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需要付出沉重代价
16、改革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通过变法变成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国家是( )
A、齐国 B、秦国 C、燕国 D、赵国
17、小明的老爸看完了法制节目后,感叹道说:“加强法制是好事,但太常用法律去约束百姓也不行,应该更多地用爱感化他们,用仁慈唤醒他们人性。”他的思想符合( )的思想。
A、孔子 B、韩非 C、墨子 D、庄子
18、“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体现了( )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9、这个都城是我国第一个帝都,她见证了秦始皇的威风凛凛,也见证了这个辉煌大国的沧桑衰亡。这个帝都是( )
A、长安 B、镐京 C、洛阳 D、咸阳
20、自统一之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但一度空缺,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削弱了中央的军事力量 B、增强了地方的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把持军政大权 D、丞相太尉二职合二为一
21、假如小明穿越到秦朝,他不可能看到( )
A、士兵策马在驰道上快速跑过 B、南海郡郡守死后,其子继位
C、官员用隶书书写法令 D、人民使用圆形方孔铜钱进行买卖
22、如果填写秦朝版图示意图,其中最南方应该填( )
A、南海 B、东海 C、南海郡 D、珠江
23、以下人物如果回到秦朝,最受秦始皇
欢迎的是( )
A、韩非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4、故事是学历史最重要的资料,以下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人暴X ②、卧薪尝胆 ③、孟姜女哭长城 ④、朝秦暮楚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25、秦朝的地方制度和西周的地方制度,从政治角度思考,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A、官员安排和任命差异 B、管理地方的面积差异
C、两种制度的命名差异 D、地方人口的数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