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题(2)

时间:2021-08-31

  A.天津126B.北京87C.上海70D.石家庄437

  2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反映气候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4.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月份通常是

  A.1月B.2月C.7月D.8月

  25.表示人口分布状况通常使用下列哪一指标

  A.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D.城市化水平

  26.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两极地区B.高山、高原和荒漠地区

  C.赤道地区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27.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将会产生的现象有

  A.就业机会增加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紧张、交通拥挤D.受教育机会增加

  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2012年的“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回答28~29题。

  28.关于右图中学生体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头发黑直B.鼻梁高

  C.肤色黝黑D.体毛较多

  29.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使用的最主要语言是

  A.俄语B.英语C.法语D.汉语

  30.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均位于哪一大洲

  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

  31.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根本差别在于

  A.劳动生产方式B.人口密度大小C.人口数量多少D.居民收入高低

  32.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水源充足D.地形崎岖

  3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自然条件差异B.政治地图变化C.发展水平差异D.社会制度不同

  34.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位于

  A.亚洲、非洲和南美洲B.南极洲、南美洲和欧洲

  C.非洲、亚洲和北美洲D.欧洲、北美和大洋洲

  35.下列国家中,既位于亚洲又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7分)

  (1)①、②两地区人口都很稠密,但形成原因不同,①地主要是;

  ②地区主要是因。

  (2)③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3)①、②、④三地区中,以黑色人种分布为主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填序号)

  37.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6分)

  (1)丙、丁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丙;丁;

  (2)甲山位于乙山的方向,甲山的海拔应在米以上;

  (3)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后。

  38.根据下图,完成相关要求。(12分)

  (1)A处为洲,B为介于两大洲之间的运河。

  (2)①、②两点所在的线为(经、纬)线。①点的经度为,按纬度①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②点位于洋上。

  (3)③地的气候状况如右侧图,该地为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可描述为:。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海陆、纬度、地形)因素影响的气候差异有关。此时,乙地为季(季节)。

  3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读图可知,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从纬向纬气温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海陆、地形)。

  (2)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在

  洲。

  (3)南、北半球中,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半球。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CABBABDDBCBBCDCCAA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DCBDCDBDCADBADCAB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6.(7分)

  (1)工业发展最早,经济发达(2分);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2分)

  (2)终年严寒(1分)

  (3)④(1分) ①(1分)

  37.(6分,每空1分)

  (1)陡崖山脊(2)(正)南900(3)缓陡

  38.(12分,每空1分)

  (1)欧巴拿马(2)纬30°E低大西洋

  (3)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气温降水

  (4)纬度夏

  39.(5分,每空1分)

  (1)低高纬度(2)南极(3)南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春夏秋冬四季轮回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2.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是

  A.白昼和黑夜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就在我们考试的今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a到b之间B.b到c之间C.c到d之间D.d到a之间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B.纬线有180条,经线有360条

  C.所有纬线相互平行,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D.每条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5.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会让人“找不着北”,这个地方位于

  A.赤道B.北极点C.南极点D.本初子午线

  6.下图是济南不同季节正午南窗太阳光线入射情况,据图判断

  A.甲图是冬季 B.乙图是春季

  C.乙图是夏季 D.丙图是秋季

  7.正确选择、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有关下列四幅地图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住云南的小明想去北京旅游,可从乙图上查找乘火车路线

  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况,可通过阅读甲图了解

  C.小明来到北京后,购买了丁图以便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

  D.若四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则比例尺大小应是甲>乙>丙>丁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B.② C.③ D.④

  9.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0.世界海陆的分布特点是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11.下列表示气候的语句是

  A.今天风和日丽B.未来两天将有寒潮,气温下降10—12℃

  C.北京冬冷夏热D.2月5日,哈尔滨突降大雪

  读“济南市2012年1月4日气温曲线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M处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A.8点B.12点C.14点D.20点

  13.2012年1月4日济南市的气温日较差是

  A.18℃B.13℃C.12℃D.8℃

  14.下列现象与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江西的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纬度高B.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而严寒——距海近

  C.青藏高原多永久积雪和冰川——海拔高D.夏季济南市比青岛市气温高——地势低

  15.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B.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D.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下面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及2012年12月27日济南市部分监测点数据。

  16.根据上述材料判断监测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翔技校污染级别为良B.跑马岭污染级别为中度污染

  C.跑马岭的空气质量要好于蓝翔技校D.在蓝翔技校进行长跑有益健康

  第27届~30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分别是悉尼(340S,1510E)、雅典(380N,240E)、北京(400N,1160E)、伦敦(520N,00)。读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四座城市地理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位于中纬度地区B.均位于北温带

  C.均位于近海地区D.均位于东半球

【鲁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试题参考

2.初一地理期末试题上册

3.有关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4.初一地理人教版试题

5.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生物测试题

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题

7.初一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8.鲁教版初一下册地理日本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