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3)

时间:2021-08-31

  初三化学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3.(兰州中考)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

  4.(南宁中考)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5.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获得结论  D.反思

  6.(无锡中考)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D.熄灭酒精灯

  7.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尝药品的味道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 试剂瓶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

  D.加热后的试管 立即用冷水冲洗

  8.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 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9.(南京中考)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变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 泡

  10.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

  A.汞(俗称水银)和铁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白酒和白醋  D.铝和铜

二、我会填(共40分)

  11.(10分)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滴管,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 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13.(8分)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请填写下列错误的操作,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的操作 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伸近灯芯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取5 mL液体,实际

  5.4 mL

  (3)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________________

  (4)砝码与药品颠倒了位置 称取6。8 g固体,实际只有______g,(1 g以下用游码)

  14。(10分)(衢州中考)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__________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 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探究(20分)

  15.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

  【结论与解释】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同学的猜测是 正确的。

  (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 ℃而呈气态, 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5)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B 6、A 7、C 8、A 9、B 10、B

  11、

  (1)①没有颜色 ②没有气味 ③是一种 气体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2)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2、

  (1)试管刷

  (2)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1/3处

  (3)滴管 量筒

  (4)滴管 量筒

  13、试管底部炸裂 仰视读数量取5 mL液体 引起火灾 5、2

  14、(1)排水集气 不能

  (2)石 灰水不会变浑浊,因为虽然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少,石灰 水不会变浑浊

  15、

  (2)变浑浊 水蒸气 小明 小亮和小光

  (3)小明

  (4)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燃烧时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5)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三学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2.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3.初三化学试题答案

4.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5.初三物理复习课件

6.初三物理质量教案

7.初三物理《功率》教案

8.初三物理课件